在辛亥革命发生百年之际,我想起了武昌红楼,也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2004年12月18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这座革命遗址。
武昌红楼位于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部。那天一大早,我来到首义广场。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我打着伞瞻仰孙中山铜像。铜像通高约6米,像高2.4米,像座高耸,正面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像”七个竖写大字。铜像著长袍马褂,右手自然下垂持礼帽,左手微微回收执手杖,面南肃立,仪表庄严而安详。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在首义之区建立他的铜像再合适不过。
铜像背后是红楼大院朝南的正门,大门上装有铁栅栏,两侧各斜挂一面旗帜。旗呈方形,红色,正中是一颗黑色九角星,九个星尖的顶部和底部各有一颗黄星,称为九角十八星旗,代表着当时18省的炎黄子孙,革命党人就是举着这面旗帜冲锋陷阵的。红楼建成于1910年,原是清王朝湖北“咨议局”办公处,主体建筑呈红色,高二层,面阔73米,进深42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上层顶端正中有教堂式望楼,呈西欧古典建筑风格。大楼左右两侧和后方各有一排二层楼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栏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楼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第二天,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的三个月内,军政府起着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作用。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1981年,这里被辟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内有两个主题性的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以红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于西配楼。我首先参观主楼的复原陈列。红楼正门前有抱厦,砖砌四柱三门,正上方镌有“鄂军都督府”几个大字。进入红楼高大的门厅,跨过长廊上紫红色地毯,正对门处是军政府礼堂,礼堂正前方壁上悬挂着九角十八星旗。主席台下是六排暗红的横桌和坐椅,木地板也为暗红色。当年起义军领导人就是在这里聚会,宣告武昌首义成功,筹建军政府,推选都督的,孙中山也曾于1912年4月在此发表过演讲。其它房间为军政府五大军部等机构办公室。其中一室有宋教仁起草《鄂州约法》时坐过的红木椅子。在二楼东北角有总督黎元洪的卧室。不是世无英雄,而是事起仓促,原定人选均不在武昌,为使群龙有首,才把惊魂未定的原清军协统黎元洪从床底下拉出来,逼他就任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遂使竖子成名。
西配楼的史迹陈列,以两层楼的空间,展出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等。它采用声光电技术,模拟首义重大场景,仿佛使人置身于那场革命风暴中。起义机密泄露,清廷疯狂捕杀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三位年轻志士英勇牺牲。10月10日晚,敌视革命的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时,发现金兆龙、程正瀛抱枪和衣而卧,大惊,即上前夺枪,金兆龙大呼:“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程正瀛开枪击伤陶启胜,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熊秉坤立即吹哨集合队伍,起义全面展开。经一夜激战,民军攻克湖广总督署和湖北藩署,占领武昌,到12日,汉阳、汉口相继光复。清廷慌忙派重兵来夺武汉,此时黄兴已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经40多天浴血奋战,汉口、汉阳失守,民军伤亡4000多人,尸骨埋成六大堆,至今,汉口球场街一带仍有“六大堆”的俗称。武昌红楼血染红,革命先驱用身躯和鲜血为后来的人们开辟了道路。
站在红楼前,让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擦去历史的烟尘,我感到,英雄的武汉,最响亮的还是那一枪,最耀眼的还是那面旗,最值得纪念的还是这座楼。因为就是这一枪、这面旗、这座楼,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并为后来民族的完全独立,乃至建设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开辟了道路。孙中山是国共两党共同敬仰的革命先驱和领袖,辛亥革命是两岸人民共同认可的振兴中华的必经之路。这就是两岸的基本共同点,这一共同点一直连结着两岸不离不弃,激励着两岸人民继承中山先生遗志,发愤图强,团结向前,为民族复兴而努力。两岸本是一家人,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永远分开,中山先生“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遗愿一定能实现,辛亥革命开辟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让我们继续为此而不懈努力吧!(吴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