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时节,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万人齐聚公祭辛亥革命志士,在主题为“他乡天空 一样清明”的公祭礼上,人们在追忆与感恩中,号召传承辛亥革命精神,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努力奋斗。
从湖北竹山赶来参加公祭仪式的张成群,是辛亥革命志士、被誉为“湖北三武”之一的张振武的后裔。他作为志士后裔代表在公祭仪式上进行了祭奠礼仪。“老一辈革命志士,是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清明时节,来祭拜他们,追忆他们,是表达后人对辛亥革命的崇敬之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被称为武昌首义。辛亥武昌首义是推翻中国的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一个伟大历史举动。历史学家、辛亥革命研究专家章开沅说,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世人了解认可,进而追忆缅怀。这是百年纪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
辛亥志士、鄂军政府内务部长杨时杰的后裔杨虞夔告诉记者,他正在编写他父亲的回忆录,即将要出版了,作为辛亥百年的纪念。“父亲生前说,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民族革命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推翻帝制、反抗列强压迫的百年振兴之始。一百年的牵挂,也是一百年的追忆,在天的英灵看着富强起来的祖国,是一种最大的慰藉。”
今年75岁的杨虞夔老人住在江汉路的上海村,整理搜集辛亥革命相关的史料成了他退休生活的乐趣,“也不仅仅是乐趣,这是一种感恩,一种对先烈的感念之心”。
章开沅教授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对那段历史、那些为革命奋斗的志士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辛亥革命志士开辟了现代化与共和国道路的历史进程。在追踪历史先贤的步伐中,体味其中丰富的精神财富。
前来参加公祭仪式的台湾文藻外语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高雄文化学会理事邓文龙说,今年在台湾也有不少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活动,这些缅怀、纪念活动中都透露出一个强烈的共识:现在的人们感谢革命志士开创下的新时代,全球华人都从中受益,都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皈依,那是一份民族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辛亥革命志士吴禄贞的后裔吴厚婉带着一家三代前来参加公祭仪式,她在当天揭幕的辛亥革命纪念园中,与家人一同在革命志士碑前留影。她说:“清明是将一个家族血脉相连的时节,带着孙子们来,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先辈是让人尊敬和骄傲的,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对他们人生和价值的教育。”
不少辛亥革命志士的后裔都谈到了“继承辛亥革命精神”,作为志士后裔,吴厚婉说:“我心中有一个辛亥精神,那就是不畏牺牲、敢为人先的精神,是民主共和的精神追求,是为理想舍得付出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是非常需要这些精神的。”
邓文龙说,民主共和的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是辛亥志士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时代在变,民主共和的内涵也在完善,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就是在民族强盛的道路上继续开拓下去。
辛亥志士、民国第一任教育部长程明超的后裔程耀南说,100年前的那场革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开启了革命的新时代,国家和民族经历了艰苦的百年、奋斗的百年,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继承他们的精神,就是要做好当前的工作。
“辛亥革命的首义精神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文化在先人那里很多,但是辛亥革命离我们更近,所谓继承就是我们要更好去参透这些精神,然后化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当中。”程耀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