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5日,裴高才著《首义都督黎元洪》在首义之区绣梓,引起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的关注。
“民国雍正”的影子
时代塑造人物,人物折射时代。
黎元洪是一个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色彩的人物。全书30章共28万字,运用演义的形式从传主的传奇身世到甲午风云,从南洋名将到首义都督、到两任大总统,从黄陂国语到捐资助学;从开创共和到反对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从军事家、政治家到实业家,把这个半旧半新、充满矛盾的民国元首刻划得入木三分:既是“首义元勋”,又为“床下都督”;既“开明谨厚”,也曾“柔懦误国”;既上过袁世凯的贼船,又誓死捍卫共和;人称“黎菩萨”,却似“泥菩萨”……孙中山称他为“中华民国第一伟人”,章太炎说他“功比孙黄”。台湾学者童启祥教授称,作为第一部描写黎元洪“时势造英雄”的传记小说,它使人看到了“民国雍正”的影子,既具知识性,又具可读性。
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教授,史学家皮明庥研究员、萧致治教授,亲笔为该书作序。皮先生说:“作为一位军界闻人、政坛巨子,而且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的黎元洪,在史册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欣然为该书泼墨挥毫,其题辞是:“开国都督,首义元勋。”台湾“立委”蒋孝严先生则写下了“鉴往知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身世之谜拨开云雾
在民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位总统的身世像黎元洪那样令人疑窦丛生,甚至令人真假难辨。早在首义前后,黎元洪的身世之谜就浮出水面。有的说他是安徽人,有的说他是河南人,有的说是江西人,有的说他是越南人。有人甚至说他并不姓黎,而是洪秀全的本家。
作者20多年来先后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江西、安徽以及越南等地求证,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终于撩开了黎元洪身世的神秘面纱:黎元洪祖籍江西,世居黄陂,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
中央电视台来陂采访了作者及木兰乡东厂畈,又赴海内外采访、求证,认为裴著最为可靠。史学家皮明庥称:“湖北黄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于乡邦人物,推出《首义都督黎元洪》一书,对黎氏行状中之诸多谜团进行了解读。关于黎氏的一生,尤其是其籍贯身世,历来聚讼纷纭,各言其是。作者比较诸说,广事求证,为揭开谜底,进行深入考索,认定黎氏祖籍江西,世居黄陂,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最为可靠。应该说,是颇有说服力的。”
为首义都督“存公正”
要为历史留真,必须走出概念化、绝对化,如实叙介人物,不必拘泥于誉之或诋之的两极中。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教授在序言中说:“长期以来,黎元洪就没有享受过历史的公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国民党的正统史观的影响,而且有共产党革命史观的影响,此外还有湖北地区若干首义志士的党同伐异乃至挥之不去的潜在“反清情结”。这样,就使我们难以对这位重要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史事作出客观而公正的评述。
“我很高兴地知道湖北黄陂有位裴高才先生,他整整花费20年以上的时间,到处搜求相关资料,访问黎氏后裔及知情人士,认真弄清历史真相,力求作出合乎情理的阐析;并且精益求精、几易其稿,终于写成这本知识性、可读性都很强的黎元洪传记文学著作。我觉得,他确实掌握了船山‘平其情’与‘思其反’的要领,大体上归还了黎元洪这位‘民国元勋’应有的历史公正。”
历时26年磨成一剑
该书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1998年,1997年10万字纪实稿《黎元洪人生沉浮录》,分别在《统一战线》和《协力》杂志上连载。第二阶段是1999-2001年,作者接受中国央视《孙中山》剧组专访,25万字的传记小说,并先后被《人民政协报》、《今日快报》,《世纪行》等报刊选载或连载。第三阶段是2003-2006年。台湾国父纪念馆首任馆长童启祥、江汉大学涂文学、武汉出版社萧德才等先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2005年10月在武汉市第五届长篇小说笔会上,作家董宏量在肯定其文学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作者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对全文进行了大的改动,同时,请原《大学语文》编写组长王士毅教授进行了润色和审定。笔者修订后将要目在新浪、东湖社区、王冠纪实、飞翼沙龙等网站上刊发,2006年6-8月,台湾《湖北文献》《长江日报》又进行了连载,并被市台办列为入台宣传品,中联影视中心申报立项筹拍电视连续剧。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萧致治先生说:“这部专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文笔流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是一种值得广泛传播的好读物。我深信,此书的出版定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 (逸枫) (来源:湖北新闻网)
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