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1911.10.10)

  时间:2006-09-06 10:29    来源:     
 
 

 

  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借实行铁路国有之名,将川汉、粤铁路收归“国有”,并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激起川、鄂、湘、粤各省人民的反抗,掀起保路风潮,四川保路运动发展为各县人民的武装反抗,清政府急调端方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受同盟会影响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经过长期的酝酿准备,在会党和新军中积蓄了雄厚的力量。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策动下,两团体决定利用有利形势,发动起义。

  9月24日,文学社、共进会组成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推文学社领导人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共进会领导人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的详细计划、文告,拟定了起义后军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并已派人到上海迎接同盟会领导人来鄂主持大计,同时和邻近各省进行联系,策动响应。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设起义指挥部,在汉口宝善里十四号设政治筹备处,预定10月6日(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发难。后因发生南湖炮队事件,当局加强戒备,加之准备不足,遂展期至10月16日发动。

  10月9日,孙武等因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试制炸药,失慎爆炸,俄国巡捕入屋搜去革命党人名册及印信旗帜等物,汉口总机关暴露,清政府在武汉三镇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党人在武昌小朝街机关开会,密商晚上发难事宜。讵料被军警包围,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乘间逃脱。同一天,党人杨洪胜在运送炸弹途中亦遭逮捕。当晚因机关破坏和城内戒严,举事未成。

  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遇害。天明后,军警将按查获名册捕人,形势紧迫,各营党人代表自动暗中联络,决定于当晚起义。是日晚七时,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和金兆龙等首先发难,率众占领楚望台军械局,各营奋起,至晚10时又占领凤凰山、蛇山等炮台,举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分三路进攻督署,血战通宵,天明时攻占督署,瑞徵、张彪相继逃离,武昌遂为革命军占领。湖北军政府在阅马场谘议局成立,革命党人强推清协统黎元洪出任军政府都督,发表宣言。武昌首义一举成功。

  至11月下旬,全国已有十四省相继响应、宣布独立,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

(来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网站)

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