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文学史论述到南社,但很少有人提到并重视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后创作和翻译的三部突出的专题诗集,而这也应该说是南社的光辉成就。
第一部是高旭(天梅)伪撰的《石达开遗诗》(1906年)。这本书虽只有二十五首诗,却充满了民族革命感情,气魄雄浑,发挥了很大的宣传作用。我认为比高旭用自己名字写的诗要优秀得多。如拟石达开离金陵,《入剑门》的一首:
抛撇妻孥戴复盆,
含冤难复叩天阍,
宝刀俊马休输却,
看领雄师入剑门。
确实体现了石达开离京入川时的精神面貌。一直使读者信以为真,不加怀疑,就说明了诗的魅力。我在1956年,曾在《北京日报》写过《关于伪石达开遗诗》一文作了较详尽介绍。要说有缺点,那就是伤感的气氛过重。
第二部是刘成禺的《洪宪纪事诗》(1919年)。孙中山先生的叙辞说,这本近三百篇的纪事诗,是“宣阐民主主义。鉴前事之得失,示来者之惩戒。国民庶有宗主,亦吾党之光荣也”。评价是极高的。叙辞还说,当他听到袁世凯编演辱骂他的《新安天会》戏曲时,他“亦不禁哑然”。按剧中的孙悟空,就是指的中山先生,演孙悟空“扰乱中国,号称天运大圣仙府逸人。化为八字胡,两角上卷”。“其中军官为黄风大王,肥步蹒跚,又俨然化装之黄克强也。其先锋官为独木将军,满头戴李花,白面少年,容貌俊秀,与江西督督李烈钧是一是二,难为分别”。剧情最后是孙悟空被打败,逃入孤岛,“海天波涌,明月当空,一个人坐磐石上,高唱怀乡自叹”。此剧袁氏初欲谭鑫培任主角,为“谭鑫培盛气拒绝”。黎元洪看戏时装聋作哑,帝制失败后谈及,感慨的说,“袁项城今求唱一曲对月怀乡自叹而不可得已!”故纪事诗云:
盛瘫弦管舞台春,
一阕《安天》迹已陈,
今日重逢诸弟子,
念家山破属何人。
这只是一例。此书原只有诗句白文后来重版,注加了许多事实,改题《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资料丰富,很有参考价值,只是稍病芜杂。当时民间还流行过一种四卷唱本《推倒洪宪》(木刻本),二卷唱本《哀民国鼓儿歌词》,以及四卷本的纪事诗《辛亥溅泪集》,都是演唱这期间事的,都不可称。
第三部是苏玄瑛(曼殊)的《拜伦诗选》(1909年)。这是中国最早的拜伦诗集译本,也是域外诗的最早译集。对中国民主革命,新的文学,都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玄瑛很喜爱这位诗人,《题拜伦集》云:
秋风海上已黄昏,
独向遗编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
可能异域为招魂。
在遭际上深有同感的。他还在叙文里赞扬拜伦:“善哉,拜伦以诗人去国之忧,寄之吟咏,谋人家国,功成不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称颂是备至的。所译各诗,《哀希腊》并已有同社马君武的先译本。他还译过雪莱和歌德的诗,在译诗里,贯彻了这样的译书精神:“按文切理,语无增饰,陈义悱恻,事辞相称”。
要说还有更辉煌的专题诗集,那就是柳亚子的《左袒集》了。这是他在国民党白色恐怖年代,1929至1932年所写,未曾印行(我藏有他送我的自写本)。是一部歌咏共产党人、左翼作家、烈士和反对白色恐怖的诗集。可是这,已不属于辛亥革命范围之内了。(阿英)(原载于1961.10.10《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
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