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相逢慷慨谈
——记朱德同志与云南辛亥革命老人交往 陶景渊 袁熙和 杨李源
1957年初春的一天晚上,昆明福照街云南省政协政治学校礼堂灯火辉煌,滇戏演出即将开始。参加晚会的政协委员、辛亥革命老人、有关人士和政协干部,心情都很激动,纷纷朝前排瞻望。因为在这次晚会上,刚刚莅滇视察的朱德同志来和大家一起观赏滇戏。敬爱的朱德同志已经在前排就座,正愉快地和周围的观众交谈。
这时,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被工作人员引到前排。朱德同志看见了走来的老人,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握住老人急切地伸来的双手,亲切地唤道:“叶老师!”然后,朱德同志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之后,他自己才坐下来。
当晚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来人是朱德同志当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学习时的教官、老同盟会员叶成林先生。
晚会的演出开始了,可是,在座的人们并没有被戏曲开场的密锣紧鼓所吸引。他们心里,还在回味着现实生活里刚刚发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朱德同志,尊敬自己当年的师长、辛亥革命老人的动人情景。
1909年初,青年朱德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来到云南,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堂的主办人和教官,绝大多数是在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同盟会员或骨干分子。如李根源、罗佩金、李鸿祥、唐继尧、谢汝义、刘祖武、叶成林等等。他们认真地对学生进行革命的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严格地进行军事教学,为辛亥革命造就了不少人才。在参加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的过程中,朱德同志与讲武堂的革命师生以及其他革命战士,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朱德同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转向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以后,仍然十分关怀并注重团结和争取云南辛亥革命中的战友。同时,他也得到一些辛亥革命前辈的支持。1922年,朱德同志脱离云南部队,赴德国寻找马克思主义真理,途经南京时,特意会晤了当时留居南京的云南讲武堂教官李鸿祥。李鸿祥先生是老同盟会员,曾对云南辛亥革命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当李鸿祥先生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出国寻求真理的打算后,十分赞赏,当即赠他一笔路费。朱德同志回赠李鸿祥先生一匹乌铜马作为纪念。1927年底,朱德和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的保留部队,在湘赣粤三省交界的地带打游击。当时,部队面临蒋介石的重兵围攻,粮食弹药奇缺,且已是隆冬,指战员还只穿着南昌起义时穿的夏装。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奉蒋介石的命令率部进攻朱德部队。范石生是朱德同志在云南讲武堂时的老同学、辛亥革命故交。朱德同志给范石生写了一封信,晓之以大义,并请求帮助。范石生回信说,两个人既然是老同志、老朋友,他不愿意与这支革命队伍作战,并愿意给予协助。在范石生的掩护和帮助下,朱德部队得到了军需上的补给和暂时的休整。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还投书居住云南保山金鸡村的老讲武堂学生、辛亥革命战友兰馥,欢迎讲武堂同学到解放区参加抗日。
解放后,国家安定,人民团结。当年的辛亥老人,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老有所养,才有所用。朱德同志在北京,虽然国事繁忙,对云南的辛亥革命故人却十分惦念。1950年,朱德同志委托陈赓、宋任穷同志代他在昆明看望李鸿祥先生。同年,老同盟会员、当年的讲武堂总监、云南辛亥革命领导者之一的李根源先生赴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随后又移居北京绒线胡同,受到朱德同志亲切的接待。朱德同志几乎每月都到绒线胡同看望李老一次,给李老以无微不至的关怀。
1957年2月,朱德同志赴海南岛视察完毕,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阔别35年的辛亥革命故地昆明。在省政协举办的晚会上与叶成林先生见面,就是朱德同志刚刚重返昆明的时候。朱德同志刚到昆明,就十分急切地要与自己怀念已久的辛亥革命老人见面。当有关方面正在为他们的会见作准备的时候,朱德同志就已经亲临自己的老师李鸿祥先生家探望去了。
李鸿祥先生当时任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住在福照街62号自己的私宅里。李老自三十五年前在南京与朱德同志分别后,时时想念着自己的学生,关注着中国革命事业的成败。他把朱德同志赠送的乌铜马放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摩挲着这件珍贵的礼物,向儿女们讲述自己与朱德同志的交往。这次,朱德同志亲临李老住所,他们师生突然见面,都热泪盈眶,喜不自胜,一谈就是两个小时。
拜访李鸿祥先生之后,朱德同志很快又在宾馆会见并宴请了赵钟奇、李鸿祥、叶成林、杨镛、杨希闵、黄毓成、陈天贵、李文汉等40多位辛亥革命老人,凡住昆明的辛亥革命老人都请到了。见过面之后,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云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我永远不会忘记云南。这次有幸重返云南,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师、同学、同事,愉快的心情是难以表达的!”会见中,朱德同志还一一询问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追述往事和故人。
朱德同志诚挚的话语和关怀的询问,使老人们倍感亲切。这些经历了三个朝代世事沧桑的老人,有机会齐聚一堂,个个心潮激动,感慨万千。李鸿祥先生即兴赋诗一首赠朱德同志,诗云:
青山一发是滇南,白首相逢慷慨谈。
论道经邦动天地,春醪共醉乐酖酖。
朱德同志乘兴和仪廷(李鸿祥)先生原韵,诗云:
英侵法略视眈眈,革命当年密密谈。
制度更新歌乐土,彩云永是现滇南。
朱德同志和李鸿祥先生应对的诗,都曾登载于1957年3月16日《云南日报》。
从1957年到1962年间,朱德同志三次到云南,每次都要从百忙中抽时间会见辛亥革命老人。
在会见活动中,朱德同志都经常在厅前迎送来客。遇到自己当年的老师来,还经常亲自上前开车门并搀扶老人。始终恭谨地执弟子礼;对平辈的辛亥革命故人,则始终敬如兄长。
我们敬爱的朱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受到他关怀的云南辛亥革命老人都已经作古。可是,朱德同志关怀辛亥革命老人的事,还为云南干部群众传诵着。 (原载于1981.10.30《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网)
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