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_新版推出一周年纪念专页
字号:
中国台湾网——相见恨晚

  时间:2002-05-29 06:57    来源:     
 
 

董鑫书  哈尔滨市南岗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


 


  尽管中国台湾网健康成长才一周岁,我也相见恨晚。中国太大了!新闻网太多了!如果不是在眼皮底下,纵有探海揽月之长,也难以获得。我是在十天前上网从《西藏日报》进入偶尔与中国台湾网谋面。这兴许是“缘分”。


 


  我是哈尔滨市南岗区台胞台属联谊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已退休。区级的“台联”工作虽然地位与作用未必那么十分重要,却也要尽职尽责。以往的工作依据无非是公布于众地各级“台办”、“台联”组织的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和能够接触到的报刊杂志,范围有限,内容单调,想更多地了解“台情”,实属不易。有时候,想用我的嘴、笔,多给台胞台属一点儿政策性、理性、知识性和有关历史等方面的东西,则不能得心应手地如愿以偿。


 


  如今有了中国台湾网,我将如鱼得水,随时浏览,获取需要的内容,用于“台联”工作。设想,今后我完全可能借助中国台湾网将南岗区台胞台属联谊会的工作推进一步,提升到一个理想的水准,更有力度地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


 


  我是个“网盲”,对于中国台湾网目前的栏目设置和内容,提不出什么,感觉良好。“本网快讯”、“精彩推荐”、“栏目导航”、“新闻专题”、“寻亲热线”等,都没的说。特别是“历史见证”、“机构与人物”、“文献资料”和“台湾评论”,还有“2001年台湾研究报告”,对我的工作来说,全是必不可少的极其重要的宝贵资料。不仅如此,中国台湾网还提供了相关的媒体——《统一论坛》、《海峡》,又拓宽了我的视野。从此,我可以借助中国台湾网,随心所欲地驰骋于涉台的多种媒体,涉猎有关于“台联”工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内涵丰富的知识,不再茫然、无奈。


 


  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栏目推荐的“文化与交流”中的《台湾文学少女惊艳两岸》一文对我很有启发。李伟涵是个在读的学生,才华横溢,有意在大陆出版简化字的《希望之石》。这使我产生了联想:出版书籍是两岸的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学校之间是否也可作为一种交流内容,实施交流,取长补短,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教育的新辉煌。


 


  我们南岗区,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城区,既是政治、经济大区,也是文化、教育大区。辖区内有闻名遐迩的第三中学、第六十九中学和继红小学、复华小学,教学水平均居上流,有口皆碑。还有课外科技活动拔尖的马家沟小学。我想能否借中国台湾网一角之地,发出建立两岸友好学校的信息,诚结友好之缘。倘能如愿,将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此设想,可能是愚夫拙见,或许不切实、不可行,权当探索。请指教。谢谢!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