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尚明轩:孙中山的影响无人可以替代

时间:2011-09-21 16: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尚明轩,男,1921年10月出生,河南许昌人。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及其研究中心顾问、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顾问、广东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等。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和孙中山、宋庆龄等人物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孙中山传》(有日、朝鲜、蒙、维吾尔、哈萨克等文译本)、《廖仲恺传》、《宋庆龄传》(合著)、《何香凝传》、《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研究》、“孙中山及辛亥人物论丛》、《民国之父孙中山》、《中华历史名人孙中山》、《革命烈士廖仲恺》、《邹容传》等书;主编《孙中山的历程》、《孙中山全集》(第二、三、四卷)、《双清文集》、《孙中山年谱》、《孙中山生平事迹追忆录》和《宋庆龄年谱》、《宋庆龄年谱长编》等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史学论文百余篇。目前仍继续在所从事的学术领域进行探究和著述。

  记者:尚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的采访。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在追念辛亥革命的不朽功绩时,自然会追念领导辛亥革命的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卓著功业。人们对于孙中山的研究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请问尚先生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孙中山先生的?

  尚明轩:早在1950年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在大学讲授《中国革命史》课程时,开始对孙中山有了较多的了解,1956年调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后,参加撰写《五四运动史》一书,所承担的课题即是有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派的章节。从那时开始,孙中山的生平、思想、革命活动,便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从而涉及有关史籍,着手收集和整理史料,专心致志地探究孙中山。

  时光易逝,转瞬间我从事孙中山研究已经时逾60余年了。用历史的年代来衡量过去的60余年只不过是一刹那而已;用人的生命来计算,60多年的时光确实不算短促。但是,学习无止境,研究更无止境。就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而言,他的事业和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所以,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工作仍是任重道远。我虽年已老迈,目前仍在这一学术领域进行再探究,勉力发挥余热,以促进历史科学的繁荣,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请尚先生对孙中山先生作一个评价。

  尚明轩: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应该挣脱旧有评价的框框,联系今天中国的国情,联系世界的形势,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公允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归还历史的真实。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首先,从中国革命史的大背景来看,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创者。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几乎是孑然一人引进西方民主的火种,他燃起的辛亥革命的烈火,不仅推翻清王朝,而且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新生民主共和国,将帝王时代带到现今世界,实现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飞跃。他在革命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胆识,促使他在时局变化的重要关头,能够在诸多方面走在时代前列,表现出政治敏感性和革命坚韧性,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他坚持“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宗旨,但他追求的共和国模式以及革命方法和手段却不断变化。开始他师法美国,钟情于美国民主制度;随后又毅然将目光转往北方,转向胜利的俄国革命。1924年,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他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和发展三民主义,注入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他开辟国共合作之路,实现了首次国共合作。在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他强调重视民权和民生,也就是说要实现人民主权和改善人民生活;在民生方面又特别强调“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以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

  其次,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本身,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社会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孙中山是农村成长起来的革命家,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关切大众的生活和重视农民问题。他借鉴欧美诸国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制定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方案。他把改善国贫民瘠状况的理想和计划,规定为革命的纲领,构成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他经过考察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并深入研究后,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建设国家的方略——《实业计划》。书中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且富有远见的思想和主张,并规划和提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它是使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大规模建设规划。

  他是全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先驱,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他提出的和平发展、改革创新、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经验和长处,与世界接轨等思想和策略,为中国现代化初步探明了道路和方法。他所探求和绘制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方案,既反映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反映着全国人民的衷心愿望,同时也表达出他对中国现代化的独特见解。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