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无法告别革命”

时间:2011-09-21 15:52   来源:《瞭望》

  “继承辛亥革命遗产就是最好的纪念。民主共和的思想,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这些思想我们都需要继承。”

  章开沅从事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时间也像一部历史那样漫长。

  那是1954年,德国历史学家贝喜发专程来武汉搜集辛亥革命史料,他的学术热情与执著让28岁的历史教师章开沅印象深刻,贝喜发参观历史遗址、与辛亥革命当事人座谈,还与当地的学者频繁交流。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武汉研究,这让章开沅心中“不平”,作为首义发生地的学者,他感受到自己的职责。他在这一年开始进行辛亥革命的研究,这项工作一做就是57年。

  57年后,85岁的章开沅坐在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他语调平缓、言词坦率,他的视野在现实与历史中往返穿梭,他对辛亥革命的深切理解,让他从容击水于历史的深流。

  他身坐的沙发后,临墙置放着“治学不为媚时语,惟寻真知启后人”的大幅书法。这是他从事历史研究的“座右铭”。

  1961年,章开沅建议,在武汉举行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会议。这一建议被采纳,这次全国性的会议既拓展了章开沅的视野,又让他得到史学前辈的鼓励。几年后,他被借调到北京整理史料,又和末代皇帝溥仪分在一个研究组。

  “文革”期间,他因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评价李秀成的文章而受无妄之灾,从此被剥夺学术研究的权利。

  1979年,“文革”一结束,他发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率先提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重新探索辛亥革命史研究前进的方向与途径”。美国《中国史学》1980年夏季号全文译载,编者称之为“中国人近年来辛亥革命史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这一年,他首次出国访学,他发觉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已远远落后于海外。归国后,章开沅加快步履。此时首义亲历者在世的还比较多,他走访当事人,手抄了大量史料。

  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人们看到了由章开沅与林增平主编的120万字3卷本《辛亥革命史》。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辛亥革命的通史性、综论性专著。这部书使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走向了世界。

  1986年,章开沅被华中师范大学教师们选举为校长,开始了他作为教育家的生涯。章开沅曾说这是历史的误会,这之前他连系主任都没当过。

  但章开沅没有让师生们失望,他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之一。3月8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章开沅仍难以忘却教育者的天职,他痛斥大学校园中的怪现象,痛心于今日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年轻学生的过早世俗。

  “十年之前,在辛亥革命9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我曾经声明告别辛亥革命”,章开沅告诉本刊记者,“但现在也告别不了。”

  他解释自己的学术兴趣已经转移,但辛亥革命作为影响深远的大事件,还是让他无法远离。

  虽然想告别辛亥革命研究,但章开沅反对“告别革命”的观点,他说,“历史做伦理评判是说不清的。站在今天的视角对前人苛求,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研究者,要尽力回到历史的场景中去,再跳出来加以宏观地把握,但这只是合理的解释,还不能认为就是客观的解释。”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