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 研究成果  | 台湾姓氏  | 寻根图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谱钩沉  | 名门望族  | 各姓名人  | 寻根觅亲  | 好书共赏  | 常识荟萃
 
 
宗祠、祖厝概述

  时间:2006-04-14 17:06    来源:     
 
 


名称: 

  古时候,君子将营宫室,以宗庙为先。当时以诸侯、公卿贵族才能立宗庙,例如公卿有三庙,大夫立二庙,庶人无庙称为祠堂。今天台湾地区所见,一般名称虽有多种,包括宗祠、家庙、祠堂,但都是以奉祀始祖、始迁祖,或历代绩有功德之祖先神位为主,习惯上我们也都以“祖庙”称之。

由来

  
  在过去传统社会之宗法制度下,相传民间可以有宗祠是从宋朝开始的,但一直到明神宗万历年间
(1573-1619),才有礼部尚书夏言奏准百姓兴建家庙、祠堂或大宗祠,以为扩大祭祀祖先之记载,因此今日所见较为老旧的宗祠古迹,要以明朝所兴建的各姓氏宗祠之历史为最久。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宗祠、族谱、祭田,逐渐构成维持家族制度的三大支柱。

 

意义


  祖先迁移他乡在异地生活发展,在安居落户之后,为了能够得到基业永固及尊祖敬宗之目的,他们常有创建屋宇与祠堂之举,历经数十、几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子孙孙就有“祖厝”及“祖庙”之迹可寻。在族谱中,也常会有“祠宇”卷的记载;例如朱次琦主修的广东南海《九江朱氏家谱
祠宇谱》,罗师杨等修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卷二祠宇》就是最佳的范例。

 

宗祠按属性区分:

 
  宗祠按属性分一般可分为大宗祠、小宗祠

 

大宗祠

  
  明清以后所建立的宗祠,以始迁祖为祭祀对象者属大宗祠。以金门为例,在琼林属二级古迹的“蔡氏家庙”即为大宗祠,它是全村的中心。另外在古宁头一带三个村,共有大小、宗祠九座,其中只有一座属于大宗祠。

 

小宗祠

  
  始迁祖之后裔,若是族盛而分居,其房派绵绵瓜瓞,子孙为了区分房派及祭祀方便,以房派祖为宗所建的家庙,就是属于小宗祠,也可称它为“支祠”。在金门琼林一地,除了有一座大宗祠为全族人共同聚会祭祀之外,尚有六座家庙是属小宗祠,例如“六世竹溪公宗祠”。金门珠山的薛氏,于清乾隆
33年即建立大宗祠,后来子孙又于大宗祠旁边,兴建了小宗家庙,表示当地薛氏人丁繁衍很兴旺。
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宗祠建筑:

  在房屋建筑类古迹中,宗祠是比较不受到重视的一群,它不像官衙、寺庙、书院、或民厝,有较多社会大众的关注与观赏,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与维护。其实在台澎金马地区,各姓氏宗祠建筑已超过数百所,而列入古迹者更多达18所,尤其是在开发历史较早、较久的金门与澎湖,有各式的大、小宗祠,其建筑典美而历史悠久。现存遍布各地的宗祠,不分大小或新旧,有不少建筑是很巍峨壮观的,有些姓氏宗祠,更彰显出家族与地方间的垦殖与发展关系,因此认识与观赏宗祠之美,确实具有很特殊的意义。

 

外观  
 
 
祖庙与祖厝是代表家族的主要活动空间,两者座落与外观相近又相仿,其家庙外观通常是朴素型合院式,例如斗南东明里曾氏家庙即为一例。宗祠外观若与寺庙相类似者,就有雕梁画栋之壮观建筑,位于台中市的三级古迹林氏家庙即属之。

格局

  宗祠格局有单殿式、两殿式、三殿式,格局大小常受宗族大小、官位高低、财富多寡而定。清朝对于宗祠建制,有较严格的规定,几品官、几开间、几台阶,都有一定的规格限制。以广州“陈氏祠”为例,它是一“阔五间、深三进”祠堂,可能是族中有人做了三品以上的高官所致。陈氏祠是由大小
19座建筑构成的院落式建筑群,颇具有传统南方建筑之风格,为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宗祠。陈氏祠又名陈氏书院,可惜现已不准陈氏族人再供奉祖宗神位,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占用。

彩绘:

  宗祠中的彩绘,具有防护木构材料及装饰美化的作用,它也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水平。彩绘从门神、梁枋到雀替都可看到,从其亮丽色彩与吉祥构图中,可以看到艺师运作彩绘内涵之匠心,可以想象艺师是希望为族人的生活,营造更多的幸福美满、平安喜悦之氛围。另一方面,这些彩绘内容都与忠孝节义故事有关,也表示希望藉此让族人都能见贤思齐。

匾额:

  在宗祠建筑中,通常是额有匾、楹有联。从匾额题字中,可以看出各姓的家风与科名,例如西螺程氏家庙的“理学世家”,竹山林敦本堂的“文魁”。

楹联:

  宗祠门柱上的楹联,可以反映出家族血缘与地缘发展关系,联句很多是请文人雅士或当代显宦撰写的,它与匾额题字一样,是构成宗祠艺文景观的一环。

 

画像:

  宗祠内亦有悬挂历代祖先画像者,祖先画像通常是彩色的肖像画,亦称为“喜神”。肖像画以身着官服或大礼服入画,它也是值得珍藏的家族文物之一。

 



布局与风水:




“宫前祖厝后 

 
”“无庙无宫、乡里不兴”



  金门是一处最具宗祠代表性的地方,当地人家对于建立宗祠,相对的比较讲究风水地理。现代人相信风水的人可不少,也知道有“宫前祖厝后”的配置禁忌,其实它与住家环境之优劣大有关系,与日常生活上的动线布局也有密切关系。以金门山后中堡为例,据说该地风水属五虎回头的形势,聚落中的王氏宗祠,为坐西向东的布局,传说中的山后“龙穴”就位在宗祠之内。从王氏宗祠内,挂有“进士”、“翰林”、“巡抚”各种古匾,让感受到好的地理风水,似已发挥了一点荫补功能。另外,金门珠山《薛氏族谱》特别记载:“无庙无宫、乡里不兴”,除了有训勉子孙要饮水思源之外,也有提醒子孙必须留心风水地理的重要性。

宗祠祭祖活动

     

  宗祠是祖宗所凭依,子孙所瞻仰、序昭穆、辨尊卑,族人有事聚会之重。它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家庙,也是施行家法、家规、家奠的地方,平常管理非常严格,甚至明定“祠规”以让族人共同遵守,其中对于进出宗祠及举行祭拜仪式,都有很慎重的规定。

(来源:台湾寻根网)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