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动态  | 研究成果  | 台湾姓氏  | 寻根图片
 姓氏源流  | 姓氏文化  | 宗祠祖厝  | 族谱钩沉  | 名门望族  | 各姓名人  | 寻根觅亲  | 好书共赏  | 常识荟萃
 
 
有感于家谱中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08-02-02 13:54    来源:世界何氏网     
 
 

  中华文明史是祖先为我们后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以史为鉴、喻古明今,汲取先人遗泽、获取知识与灵感,增进民族团结、睦邻友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后辈学习历史的目的。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家史与族史。

  何姓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姓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韩姓以及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的姬姓。母系社会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渔猎维持生活,以母系为血统标志,即女生为姓,以女性为中心构成部族。其中姬族、姜族为主要的部族。随着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烹饪技术的使用以及神农氏尝百草而确定麦、稻、高粱等作为主要食用植物并教人种植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农耕社会时代,男性逐步取代女性的统治地位,中国社会由母系部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们开始从父而姓,以父系确定姓与辈分,但母系社会时期产生的姓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仍然继续使用。

  姬族有轩辕氏,建立了强大的父系氏族,称为黄帝。黄帝与姜族的炎帝合作,在逐鹿大战中打败蚩尤部族。蚩尤部族战败后迁居南方,发展成为中国的黎、苗等少数民族。打败蚩尤后,黄帝族与炎弟族在坂泉发生部落战争,炎帝族战败,两族融合,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统一首领。黄帝族与炎弟族共同发展成为中国的汉族。何姓以及中华民族的大多数姓源自黄帝的姬姓,还有一部分姓源自炎帝的姜姓,例如:吕、谢、纪、丘、齐、左、薄、赖、申、向、文、国、饶、丁、章、贺、卢、柴、聂、骆、盖等。

  何姓祖先为黄帝次子玄嚣的后裔,母系社会以及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世袭后稷(农官),第一代后稷弃为黄帝玄孙、帝喾之子、帝尧之兄,自黄帝至第十三代后稷,共传17世,约512年(公元前2582-公元前2071年),代均30.1年,以姬为姓。

   公元2071年,黄帝长子昌意的后裔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何姓祖先在夏依然世袭后稷,至第二十七后稷不窟,因不满孔甲帝政策,弃农官之职,率子孙迁居今陕西庆阳一带。夏朝年间,何姓祖先自第十四代后稷至公刘,共传16世,约471年(公元前2071-公元前1600),代均29.5年,以姬为姓。

  公元前1601年,黄帝次子玄嚣之曾孙契(何姓祖先第一代后稷弃之弟)的后裔成汤灭夏,建立商朝。何姓祖先在商朝时期经过若干代的开拓,至古公亶父时已经在陕西歧山建立起强大的周部族,至季历时封为西伯侯,为周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商朝年间,何姓祖先自庆节至文王昌、武王发,共传19世,约555年(公元前1601-公元前1046),代均29.1年,以姬为姓。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武王发在炎帝后裔姜尚的辅助下灭商,建立周王朝。武王之子叔虞封地为唐,后迁晋,何姓祖先为叔虞后裔,由于非嫡长裔,经数代后自侯爵而子爵至伯爵,贵族身份逐步降低。至公元前661年武子时受封于韩原,至约公元前550年献子阙时,正式以封地韩为姓。公元前377年,叔虞后裔将晋三分为韩国、赵国、魏国。其中韩国为何姓祖先景子虔在今山西临汾一带所建,至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何姓祖先自叔虞至韩釐王,共传30世,约816年(公元前1046-公元前230),代均27.9年;其中自叔虞至定伯共14世,以姬为姓,自献子阙至釐王共16世,以韩为姓。

  何姓得姓于公元前210年左右,时六国灭,秦统一中国。秦始皇巡游时遇张良袭击,疑韩国后裔所为,遂令捕杀韩国后裔。何姓祖先即釐王次子韩瑊遇官兵追赶,官兵问其何姓,瑊祖不敢回答,因跑得气喘而发出“呵、呵、...”之声。一官兵善良,曰:“姓何,非韩国裔”,放走之。瑊祖大难不死,改韩姓为何姓。其弟庶及若干亲属得知后亦改为何姓,同为何姓始祖。瑊祖等定居今安徽庐江一带,是为庐江何氏。自秦时瑊祖至元时的真祖诞生,本音庐江郡何氏共传55世,约1452年(公元前230-公元1322),代均28.1年。

  本音庐江郡何氏始祖为东莞伯何真。真祖,字邦佐,生于公元1322年,元时任河源县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资德大夫、广东行省左丞;明洪武时期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山东参知政事、山西右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湖广布政使;封东莞伯;卒于公元1389年,享寿67岁。公元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因蓝玉案,真祖阖族受牵连,子孙逃匿。其中一子匿名存信,携子侄。存信祖等迁湖南初居之地为今湖南城步县花桥镇,后迁今湖南武冈县邓元泰镇沙洲村。花桥镇原名花轿止,为存信祖停轿落地

  生根之处,沙洲村原名纱罗抵,为迁花轿止后祖先用纱罗等布匹与他族抵换之地。大赦后,真祖其他子孙回广东继承家业,存信祖二子后裔留花轿止,后迁纱罗抵,世代务农为生。自真祖至当代(公元2000年),本音庐江郡何氏共传24世,约678年(公元1322-公元2000),代均28.2年。

  除姬姓、韩姓外,与何姓渊源较深的姓还有简、贾、杨、唐、温、晋、栾、羊舌、祁、蔺、平、韦、卓、麦、蓝等。

  简姓为叔虞后裔,来源于晋国大夫狐鞠居的狐姓。

  贾姓的一个支派为叔虞次子后裔,以封地贾(今山西临汾)为姓。

  杨姓有好几个支派为叔虞后裔。

  唐姓的一个支派为叔虞后裔,因叔虞封于唐,子孙以唐为姓。

  温姓为叔虞后裔,以封地温(今河南温县)为姓。

  晋姓为叔虞后裔,失国后部分子孙已国为姓。

  阎姓的一支为晋成侯的后裔,以封地阎邑为姓。

  栾姓的一支为晋靖侯的后裔,以封地栾(今山西祁县)为姓。

  羊舌姓为晋靖侯的后裔,以封地羊舌(今山西洪洞)为姓。

  祁姓的一支为晋献侯的后裔,以封地祁(今河北栾城)为姓。

  蔺姓为韩阙玄孙韩康后裔,以封地蔺(今山西渭南)为姓

  平姓的一支为韩哀侯的后裔,以封地平(今山西阳高)为姓。

  韦姓的一支来源于韩姓,即汉初韩信的后裔。

  卓姓的一支来源于韩姓,即汉初韩信的后裔。

  麦姓的一支来源于韩姓,即汉初韩信的后裔。遇追捕藏于麦地而得姓。

   (韩信子孙分化到韦、卓、麦、何四姓之中)

  麦姓还有一支直接来自何姓,隋朝名将何饶丰喜吃麦,隋文帝赐姓麦。

  蓝姓的一支为何姓后裔过继给蓝姓发展而来。

  何姓的历史发展给予后辈很多重要的启示

  个人、家族乃至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和创新。黄帝一族发明舟车兵器,养蚕造布、染五色衣裳,造文字乐器,开人类文明,方能成为中华主脉。夏朝末年,不窟率子鞠陶 、孙公刘奔戎狄之间,开疆拓土,方能孕育伟大的周王朝。先祖在春秋晋时经数代后曾沦为平民,但仍然努力进取,复为贵族。瑊祖三子通、适、过垦地千亩成庐江郡何姓望族。汉武皇开边,修湖南至广东之驿道,绍姬祖南迁开发于蛮荒之地,成广东何姓开山之祖。真祖迁笋岗,数代经营,为深港地区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同为炎黄子孙,一脉相承、血浓于水,当思民族之统一、百姓之福祉。西汉初期,民心思定,叔玉祖拒绝参与吴王刘濞的叛乱。元朝末年,中原大乱,岭表隔绝,真祖是广东最高领导,有劝其效尉驮故事而自立者,不听;洪武初年,朱元璋命廖永忠率舟师取广东,真祖闻徐达已定中原,乃顺应历史潮流,航海至潮州迎降;不为一己之私陷两粤百姓于战祸,对于广东地区的稳定,德莫大焉。

  如遇暴逆,则需坚持真理、决不同流合污、该出手时就出手。夏孔甲帝失德,不窟祖弃农官而自谋发展,为民族振兴保存和积蓄有生力量。商纣无道,武王发祖奋起讨伐,一举灭商,开创八百年之周王朝。王莽篡汉,倒行逆施,丹祖敢于直面反对。元末盗起,真族聚众保乡里,击败赣州熊天瑞以及海寇邵宗愚等对广东地区的骚扰,广东赖之以安。

  我中华民族,讲究民族气节。北宋末年,栗祖文为状元、官至丞相,随二帝被执至金都,引为奇耻,绝食七日,不屈而死,年仅三十九岁。

  历史经验表明,积德行善,终有好报,有盛德者其后必昌。绍姬祖五十而未得子,因拾长沙李冲为父伸冤之用珠宝而不昧,遇仙妇指点,系水土不服,南迁三百里而子孙荣昌。何姓在南迁过程中与其他姓氏相互扶持,共荣共昌,结下了深厚友谊。真祖行大德,子孙虽经蓝玉案挫折而仍能绵绵不绝。

  中华民族需要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先人积德的一个方面是为后辈流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一个方面是给予后辈良好的教育,其中家风、家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庐江何氏重家风教育,正是这样,才人才辈出。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已经站在民族发展的基石上,我们站得更高,会看得更远,具有更光辉的未来。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