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族谱研究展示中心”初定由3个展区组成,分别是族谱资料区、电脑查询区,以及阅览区。族谱资料区将设置书架,收藏近2000本闽台族谱。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查询区查询需要的族谱。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海交馆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泉州迁台人名索引系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读者只需输入人名、姓氏等关键词,通过电脑查询,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族谱。另外,阅览区将为读者提供阅览的场所。
【20多年,收藏150多部、近2000册涉及泉州人迁台族谱】
“计划设立‘闽南族谱研究展示中心’,是因为海峡两岸民众对闽台族谱很关注,而且历年来,很多台湾民众通过各种关系来海交馆查询族谱,寻找自己在大陆的祖先和族人。”泉州市海交馆馆长丁毓玲如是说。
据丁馆长介绍,20多年来,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交馆的一批学者致力于泉州族谱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1990年6月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的支持下,“闽南族谱研究中心”在泉州海交馆成立,中心研究人员更加广泛地收集族谱资料,至今已经收藏150多部、近2000册涉及泉州人迁往台湾的闽南族谱资料。
2000年以来,研究中心开始着手族谱资料电脑数据化工作,开发两套族谱资料软件,对族谱进行分类整理。目前研究中心已经将所收藏的族谱资料中出现的移民台湾的人名分别输入电脑,做成人名索引,市民通过索引,即可查阅到所需的相应族谱资料。
【从族谱可以追根溯源,找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传承关系】
“这些族谱资料,将为闽台族谱对接奠定良好的基础。”丁毓玲分析说,所谓的闽台族谱对接,就是把闽南迁台人员在泉州的族谱和台湾的族谱相比较,并把同一个祖姓连接起来:“打比方说,闽南族谱上记录‘林峰’迁到台湾去,而在台湾有一个‘林峰’是开基祖,以林峰为连接点,就可以把闽台的族谱对接上来。”
丁馆长表示,闽台族谱对接项目,不是简单的姓名索引,下一步将从台湾当地收集由泉州迁入的移民更详细的资料,包括他们在台湾的职业活动、个人传记、婚嫁情况以及在台湾的家庭史等,进一步完善索引系统。
闽台族谱对接对于促进两岸关系有重要意义。丁馆长分析说:“不管是从政治上、血缘上还是文化上来说,从族谱我们都可以追根溯源,找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这样一种传承关系。特别是现在,我们做这个工作可以争取很多台湾同胞文化上的认同,这一工作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悠久的历史意义。”
【最新数据】
安溪晋江南安 迁台人员最多
据泉州市海交馆前馆长王连茂介绍,族谱最早出现于唐朝,泉州的族谱修订始于唐宋,兴旺于明清,特别是清末和民国年间。族谱上一般记载着各家庭成员的生死日期、家族的兴旺史。
海交馆收藏的涉及迁台人员的族谱,主要是修订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的版本。这些族谱主要按照姓氏分类,几乎每册族谱都有零星的迁台人员记录,多时一部就有上千条记录。
最新的族谱统计资料显示,安溪、晋江、南安的迁台人员在泉州最多。比如安溪的林姓、黄姓,南安的陈姓、李姓,晋江的苏姓、王姓,迁台人员就特别多。泉州这些迁台人员的后代,目前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北部,也就是现在的台北、彰化、淡水、基隆和鹿港等地。
【发现之旅】
老馆长27载苦寻民间族谱
泉州市海交馆收藏近两千册族谱,老馆长王连茂功不可没。早在27年前,当时在文管会工作的王连茂偶得几本族谱。他发现,族谱里记录着很多散落民间的历史,都是一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从此,他和族谱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到1983年3年时间里,他收集了100多种族谱,记录的卡片就有数千张。
寻找散落民间的族谱,王老说艰苦而充实。
说艰苦,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当时的人不愿意把族谱示人,因为“文革”期间,收藏族谱被当成搞封建迷信,会惹祸。二是族谱保存条件差,当时没有复印设备,王老只能逐字抄族谱。三是交通、吃饭、住宿都不方便,他经常是找个小旅店,没日没夜地抄,有时候要连续抄上几天几夜。
令王老坚持下来,是工作的成就让他觉得一切苦吃得都值。他说,南安《武荣诗山霞宅陈氏族谱》里共记有2000条迁台人员的记录,当时这个发现,直到现在仍令他兴奋不已。而这些,都成为后来他编写的《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的重要成果。
【族谱牵线】
父亲21堂兄弟 他一一找到了
十几年前,凭着小时候依稀的记忆,家住泉州市区的王毓雄先生,终于跟家住台湾、从未谋面的叔叔相认。“这一切,多亏了族谱上的记载啊。”
说起跟叔叔的相认,“开闽三王”后代的王毓雄激动万分。
王毓雄说,小时候他家是有名的“新府口王”,先祖曾是泉州的名门望族。他记得父亲跟他说过,他曾祖父总共生了4个儿子,其中3个在北京当官,就剩他爷爷留在泉州。“当时我父亲还经常拿族谱给我看,总共有好几本呢。我拿了下,特别沉。”王毓雄说,当时他还年幼,只看到族谱上面分支很多,其他的他看不懂。
其实,王毓雄的父亲一直都在跟北京的几位同辈兄弟联系,直至过世。“我父亲过世前,嘱咐我要多跟他们联系。可我对叔叔们,可谓是一无所知啊。”
拿着父亲的“遗命”,王毓雄着急了。他所知道的仅仅是,几位叔叔有的留在了北京,有的去了香港。他本来想通过族谱来找寻叔叔们的下落,可“文革”期间,家族的族谱已经全部被烧毁了。
王毓雄只好试着回忆族谱上的内容,看看有没有突破。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想起了族谱上记载的北京一位叔叔的名字。他连忙通过在北京的同乡,找到了这位叔叔。随后,在那个叔叔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了在香港定居的另外一个叔叔。
通过这样的方法,王毓雄找到了他父亲的20个堂兄弟。“我父亲跟我说过,他总共有21个堂兄弟,可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漏掉了哪个叔叔。后来,多亏了在香港的那个叔叔。”王毓雄笑言道。
原来,台湾的那个叔叔跟其他几个叔叔平常没有多大联系,却只跟香港的那个叔叔感情甚好。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最后一个叔叔。
“如果不是通过族谱,我肯定是找不到这些叔叔了。”王毓雄说,他目前正跟台湾的叔叔联系,打算一起重修族谱,“现在不做族谱对接的话,以后我们的后代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祖宗渊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