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秀才,喜好读书,倜傥风流;他是热血青年,畅谈世事,指点江山;他是革命志士,赴日留学,醉心军事;他是辛亥功臣,曾亲率将士,血战武昌。他一生阅历丰富,虽少有功名,却矢志革命,短衣从军,奔走呼号,两涉重洋,频历危险,直至首义成功,共和建立。他虽身居高位,却淡漠名利,只为办事为归宿,不计地位之高下,革命成功后,便激流勇退,创办实业,造福地方。
他,就是在辛亥革命中曾任鄂军都督府顾问、军务部参议长、代理副部长、副部长的夏道南。
矢志革命
1883年,夏道南出生在湖北嘉鱼簰洲二社。幼嗜读书,倜傥有大志。1899年,年方16岁的他便考中秀才,才名轰动乡里。次年就读武昌两湖书院,结识了陈天华、刘成禺等人。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革命大潮风起云涌。两湖书院,这座1890年由清代著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创办的晚清时期湖北的最高学府,很快成了两湖地区一大批革命人才聚集的地方。如辛亥革命领袖黄兴,便于1898年下半年进入两湖学院学习,并萌生了革命思想;1899年秋,他被张之洞派住日本考察学习。1902年,作为湖北官费生,被派往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在日学习期间,逐渐形成了民主革命思想,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可以说,此时的江城武汉,及两湖书院,成为民主革命思想萌芽的沃土。据统计,两湖书院自成立至1902年止的12年中造就的大批人才中,参加革命的有14人。
陈天华(1875—1905), 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革命家,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是中国同盟会重要发起人之一,主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其宣传革命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作为热血澎湃、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大家志趣相投,对国家的关注使他们结成了最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谈论世事,探讨革命。对清廷的腐败、列强的欺凌,几个年轻人义愤填膺,相约投身革命,推翻帝制,救国于危亡,解民于倒悬。这些人中,夏道南最小,但他激情满怀,许下誓言,当铲除专制,让泱泱中华重现“飞扬亚陆,震耀于太平洋之传观!”
两渡东洋
年少的夏道南虽醉心于革命,但头脑并未发热,他深知要革命,如果没有正规的军队,是万难成功的。而自己要亲身参加革命,必须要学习军事知识。其时,正值“庚子事变”,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将中国推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势动荡,主权沦丧,清廷已成风中残烛,中国人在受尽屈辱之后,更迫切地追寻振兴国家之道。见时事日非,夏道南弃笔从戎,在武昌投入新军,以图革命。平时,刻苦锤炼,与士卒同甘苦,暗中,秘密运动,在军中散发革命宣传品,鼓动革命。1903年6月,因在军中散发好友陈天华的力作《猛回头》,《警世钟》,被奴隶根深、难以理喻的旧军官猜疑,最终事泄,被迫离开新军,逃亡在外,风霜数年。等风声过后,夏道南再度回鄂,考入师范学堂。不多久,陈天华、宋教仁、鲁鱼等好朋友给他来函,邀其东渡。正在苦于缺乏资金时,恰巧湖广总督张之洞以成绩最优者选派出洋,留学陆军,夏道南便抓住机会,一起同行。其时的日本东京,成了反清革命运动的宣传舆论中心和大本营。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提出了16字的政治钢领,领导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斗争。这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叶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中国政治和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到东京后,夏道南与陈、宋、鲁等人组织主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传播进步思想,宣传三民主义。在日留学生的革命举动,为清政府所闻,清廷震怒,饬日本文部省查办,严加取缔。日本文部省也觉留学生思想丰富,恐难为日本驱使,于是在1905年的11月,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遭到了留日学生大规模的运动抵制。陈天华在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投海自杀。夏道南与肖钟音、胡瑛、孙武、张继、宋教仁等组织各校联合会,抗议反对,怒潮甚烈。中国留学生集体罢课,数千名留学生集体回国。不少留学生学校关闭。再加上东西各报极端攻击,文部省知道无法对抗社会舆论,遂将该命令中止。
经历好友陈天华的死等诸事,夏道南深知清朝专制过于暴虐,压力太甚,若非采取武力,革命不会成功。1906年春,夏道南央求驻日公使杨枢,进入振武陆军学校学习。三年后毕业,将进入步兵专科学校。此时,正是1909年,张之洞去世后,国内的湖北、四川、湖南、广东等地发生了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保路运动。当时,清政府允许修建川汉、粤汉铁路,由鄂、湘、粤、川等省自行筹款修路。但1906年清政府又改变主意,称铁路需收归国家,实质是清政府准备向外国银行借款,但此举势必将把路权拱手让给列强。清政府的这种卖国政策,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慨。与粤汉、川汉两干线相关的湖南、湖北、广东、四川4省大举展开了保路斗争。10月,留日学界也开会反对,公开推举夏道南、张伯烈(号亚农,随县人)为湖北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在省咨议局痛陈借款之病与商办铁路之利。并将所撰《湖北商办铁路意见书》及《湖北铁路协会章程》提交咨议局,敦促议长吴庆焘推举刘赓藻、张国溶、夏寿康、汤化龙等10人为铁路协会会员。11月,湖北铁路协会在汉口召开特别大会,夏登台演说,痛陈“川粤汉铁路乃吾湘鄂人之命脉,路存则湘鄂存,路亡则湘鄂亦与之俱亡。”并散发《东京拒款会代表意见书》,力倡集股筹款商办。夏道南数次在黄鹤楼前公开演说,痛哭陈词。其后请愿北京,席地邮传部尚书徐世昌门前,效秦庭三日之哭。最后,在湖北社会各届的支持下,经拼死与邮部争持,最终逼迫清政府批准设立商办鄂路公司,粤汉铁路的修建也没有再依靠外国资金。
事毕,张伯烈留鄂,夏道南复东渡返回日本就学。但不料日方校长福岛中将以“军人不应干涉政事”为辞,将道南开除。幸好公使胡惟德以道南为公罪,与福岛再三交涉,始准改送参谋本部,研究军事学,兼习测量。一晃又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