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城关有一条文庆街,这是专门为纪念我国著名的辛亥志士王文庆而命名的。
王文庆(1882~1925年),初名军,字文卿,后改文庆,桐峙岭根人。1900年就读于东湖书院,后留学日本,毕业干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期间,结识陶成章、龚宝铨、魏兰等革命志士,积极参与反清活动。
1904年初,他与陶成章到台州联络会党,在八仙岩上洞天找到张任天。三人纵谈时局,认为搞革命必须联络会党,团结广大受压迫的人民。次年,经陶成章介绍,王文庆在日本加入光复会。尔后,又参加了同盟会。1906年,他回国。在绍、金、衢、处诸府县,秘密联络会党。同年冬,与秋瑾一起前往金华、兰溪,与龙华会首领张恭、蒋鹿山等筹划响应湖南萍、浏、醴起义。1 2月底,起义失败,浙江起义计划也被泄露,他被迫出走日本。
1907年,他与陶成章等继续谋划起义,并回国在沪主办启东学校,与绍兴秋瑾的大通学堂、安徽徐锡麟的巡警学校互相呼应,培养革命志士,策动皖浙起义。失败后避难南洋,在网甲岛中学任教,与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交往共事,结下深厚的情谊。在岛上,他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向学生、侨胞宣传革命道理;创办报刊,组织教育会,将募得的1.7万元巨款上交香港同盟会革命军统筹部,作为起义经费。
1911年春,广州黄花岗起义在即,王文庆应黄兴电召率泗水华侨青年赴广州参加起义,因船遇雾搁滞香港。这时,起义失败,广州城一片白色恐怖,当王文庆得知还有许多起义的同志被困城内时,冒险进入广州,千方百计营救同志,尔后乔装潜往上海,机智脱险。
为运动新军官兵加入光复会,扩大革命力量,王文庆从沪抵杭,在西湖白云庵设立秘密联络机关。此时,又曾专程返回临海筹建台州的革命联络机关“台州国民尚武会”。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王文庆积极参与策划杭州新军起义,为主要组织者之一,并亲率部分敢死队员投入战斗。
11月4日杭州光复,次日,浙江军政府成立,王文庆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时南京未下,王文庆等力主乘势光复南京,并着手组建江浙联军。11日开始进攻南京。26日,他亲率尹锐志敢死队300人及来自仙居的光复军500人,驰援朱瑞所率的浙军。当时,正值浙军溃败,王文庆所领的这些战士踊跃而前,四面而至,冲锋肉搏,清军“不知所以,皆溃入城,遂塞朝阳门不复出。”12月2日,南京光复。
南京光复后,王文庆参加了临时政府的筹备工作,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当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纂权后,曾因王文庆“血战功高”而特任他为南洋宣慰使。因袁氏违背民意,违背孙中山的主张,他坚持不受职。1916年,袁氏逆谋称帝,浙江都督朱瑞附袁,王文庆与革命党人奔走于上海、嘉兴、宁波、台州,乃至日本东京,进行反袁倒朱革命活动。同年4月,朱瑞被逐下台,浙江独立,王文庆被推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又一度出任省长。袁氏死,浙江省政府成立,吕公望任都督兼省长,王文庆改任民政厅长、政务厅长。
1917年,王文庆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南下广州,参加国会非常会议,被选为护法国会参议院议员。次年,段祺瑞派浙军一师赴福建与护法军政府开战,王文庆奉命赴闽,策反浙军一师师长童保暄,“以义折浙军,掣一旅南向。”被任命为援闽浙军副司令。1921年9月,任省宪法候补执行委员。次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王文庆拒不合作,隐退于上海。但心中还念念不忘国计民生。是年秋天,浙东洪水暴发,损失惨重,王文庆提任华洋义赈会台州义赈队总参谋, “集款散赈,六邑灾民,赖以存生者数十万人。”1923年,曹锟贿选,王文庆在杭州多次发电申讨。次年,王文庆随孙中山至上海,继续革命活动。
1925年2月3日,王文庆因患胃癌在上海福民医院去世,年43岁。章太炎起草《发起开会追悼王文庆通告》,高度评价了王文庆的一生,称其为“光复旧勋”、“名满东南”。《申报》详细报道了公祭大会实况,《南洋日报》则予以全文转载。章太炎、蒋伯器、王心一等旅沪浙人和海内外诸多革命同志、侨胞参加了追悼会,悼念杰出的辛亥革命活动家王文庆。不久,王文庆灵柩由上海运回故乡,安葬于岭根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