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时间:2011-06-28 16:4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这是l912年5月1 5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各界举行广州黄花岗之役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黄兴亲自撰写的挽联。“碧血黄花”象征着烈士的鲜血化为碧玉,革命精神犹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风绽放。

  黄花岗七卜二烈士墓在广州东山区先烈路,是安葬黄花岗起义牺牲的烈士墓园,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创立兴中会起,至l911年武昌起义之前,组织过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悲壮的就是l 911年3月29日的广州起义。

  宣统三年(1 9 11)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全国各地及华侨中挑选l60多名骨干,组成选锋队,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起义军从设在广州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指挥部等地出发,一举攻入清两广总督府,两广总督张呜歧逃脱。当晚,清军组织大规模的反扑,起义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赵声等部分起义军辗转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不少惨遭敌人杀害。死难烈士的遗骸陈尸在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后来,革命党人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四处奔走,终于劝得广仁善堂将东郊红花岗上的一片义地献出。潘达微想方设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遗骸,埋于红花岗。潘达微还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作了报道。潘喜欢菊花,认为黄菊高洁清雅,有傲霜的节操,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亦称为“黄花岗起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华民国成立。l912年,广东省军政府拨款l0万元在黄花岗建烈士陵园,并于同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廿九日)首次举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了祭典,并写下了祭文,还亲手在黄花岗烈士墓园种植了4棵松树。松树现尚存一棵。l918年,滇军师长方声涛(烈士方声涧之兄)募款续修墓园,后由华侨多次募款修建,至l 935年基本建成现有的墓园规模。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占地l6万平方米。墓园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其主要建筑群汇集在较长的中轴线上,正门为有三个拱门的仿凯旋门式建筑,门额以花岗岩镌刻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宽阔的墓道两旁碑石林立,并植有翠柏和古榕,还有莲池及石拱桥。岗顶为陵墓,以花岗岩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围着铁链栏杆,墓的中央建一亭,亭内立七十二烈士之墓碑。亭顶形如悬钟,寓意争取自由的警钟。碑亭后面是一座用花岗石砌的纪功坊,上半部以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矗立一高举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额镌刻章太炎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坊后还立有一块巨碑,详细记载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及烈士墓园修建的情况。碑阴共表列有86位就义烈士的名单。黄花岗起义死难烈士共l 00多人,有姓名可考的有86人。

  黄花岗墓园占地宽阔,庄严肃穆,园内苍松挺拔,翠柏长青,黄花遍地,又有亭、台、桥、池等点缀,更增添了园内的秀色。“黄花浩气”80年代入选新羊城八景之一,成为广州游览参观瞻仰的胜地。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