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大楼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红色楼房。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辟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红楼位于武昌阅马场北部,占地28亩,房屋11栋,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高二层,面阔73米,进深42米,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上层顶端正中有教堂式望楼,呈西欧古典建筑风格,气派非凡。大楼后方也是一座二层楼房。两侧各有一排红色平房。正前方出口处装有铁栅大门,大门两侧为门房,由上半部装有铁栅的红色矮墙自门房两侧平伸,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院落,院门外正前方有孙中山铜像,仪表庄严安详。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后改为鄂军都督府。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近三个月内,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职权,革命党人在此组织和领导了抵御满清政府武装反扑的阳夏之战。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鄂州约法》,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促成了最终推翻封建统治。
位于武昌阅马场武珞路南,与湖北军政府旧址隔街相望。1911年11月3日,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效汉邦拜韩信为将仪式,在北登台拜将,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故此地有“拜将台”之称。1928年,辛亥首义同志在此修纪念亭。1948年,因亭毁改建纪念碑。现紫红色水磨石纪念碑乃1955年武昌区人民政府改建。碑北向,正面镌刻“拜将台 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阴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款识。
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1911年报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废除清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
走进红楼门厅,别有洞天令人惊讶,举头仰望,区区两层楼加上一层望楼,竟有通天入云的高朗,通透至顶的拱形阁楼,十二根高高的廊柱子,支架起剔透的九个门洞,四面天窗,纳八方光照,可谓“有容乃大”,小小的空间,开阔的视野,堪称奇绝。
走过门厅,后正方中建有方形会堂,也是都督府的会议厅,主席台坐北朝南,以主席台为中心,132个软席和木制弧形长桌,随着地面由北向南逐步升高,按地面陡坡呈扇形排列。驻足于此,眼前掠过的画面,是群情激昂的首义军,在此推举黎元洪为都督;耳边回响的声音,有如来自1921年的4月,孙中山访问湖北在此慷慨激昂的演讲。
红楼四通八达的走廊,无疑是红楼的一大特色。红楼前后里外都是由走廊连通的,外走廊正对院子,廊柱的有机结合和贯通,每个房间都采取双面开门,正门位于外走廊,后门位于内走廊,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使都督府门门相通。极具进深感、神秘感。
作为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博物馆,穿行其中,如同穿过时光隧道,一路领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全过程,红楼建筑同样体现出独特的魅力。
走出红楼,放眼首义广场,身后的红楼沧桑沉积,眼前的美景清新绽放,辛亥革命悄然褪成一个世纪的记忆,阳光、绿树、碧草、花丛,和时光交织着,在此流连,漫溯历史,时光依然执着地驻足在这块土地。历经立宪运动、辛亥首义,解放后省政府设立于此,也曾留下了李先念等一代伟人魁梧的身影。
历史,铭记了这位身着长袍马褂的伟人,高高矗立的铜像,便是国父孙中山,看先生凝视远方,左手执杖,右手持帽,神定气闲,庄严安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壮志已酬,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历尽苦难的民族啊,曙光就在前头!
红楼,又是一座红楼,中国,有多少红楼可圈可点?武昌红楼,无可替代的风骚独领。武昌首义,这是一个英雄民族的身影;首义红楼,这是一段伟大历史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