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碧云寺
时间:2011-06-28 10:41 来源:香山公园
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原名碧云庵,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正德九年(1514年)和明天启三年(1623年),太监于经和魏忠贤先后对碧云寺进行扩建,具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基本形成。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对碧云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新建了罗汉堂、金刚宝座塔和水泉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内的北面,全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整个布局是以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占地4万余平方米,殿堂依山层层叠起,堪称西山最为美丽的寺院。于195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进院落是山门殿,殿内两尊金刚力士塑像是佛教守护寺门的神将,俗称哼哈二将。殿外两侧分列着钟楼和鼓楼。
第二进院落是弥勒佛殿,存有明代铜铸弥勒佛像。
第三进院落是大雄宝殿,是碧云寺的正殿。殿内的塑像群反映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场景。
第四进院落是菩萨殿,殿内供有大势智、文殊、观音、普贤、地藏五尊菩萨像以及24尊天神像。
第五进院落原名为普明妙觉殿,现为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灵柩暂厝碧云寺,1929年移陵南京前,其灵柩移至普明妙觉殿,在此设灵堂,举行3天公祭,于是将此殿更名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门楣上方红色牌匾为宋庆龄所题写。纪念堂内正中为孙中山塑像,两边玻璃柜里分别陈列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书信、手稿、著作和苏联政府所赠的水晶棺。纪念堂两边分别设有展室,详细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另设有放映厅,播放《孙中山与碧云寺》记录片。
第六进院落是金刚宝座塔,这里是碧云寺的最高点,塔高34.7米,分为三层,第二层是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罗汉堂是碧云寺内一组独具特色的建筑,位于碧云寺内南侧,殿内共有508尊木质漆金罗汉塑像。每一尊雕塑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很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