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黄埔精神与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

  时间:2008-06-25 14:39    来源:黄埔同学会网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黄埔精神与抗日战争”专题研讨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黄埔精神的提出形成、基本内容等问题作一些探讨,以供研究参考。

  一、黄埔精神的提出与内涵

  黄埔军校是我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建的一所革命学校。它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政治觉悟的军政人才,而且铸造了革命军队的军魂,产生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为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呕心沥血,不仅领导创立了黄埔军校,而且亲自为军校制定了办校宗旨和校训,还提出并倡导“团结”、“牺牲”、“奋斗”等革命精神,为黄埔精神的产生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中山先生亲自撰写的“总理训词”,并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宣读:“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勇矢勤,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黄埔军校总理的这个书面训词当即被作为校训。后来孙中山经过认真研究,反复琢磨,最后以“亲爱精诚”四个字作为黄埔军校的正式校训。当时黄埔军校创作和传唱的陆军军官学校校歌,歌词是:“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革命英雄,民国先锋,再接再励,继续先烈成功。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同时当时全国军民传唱的《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些训词和歌词都是黄埔精神基本内容的具体体现。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时的讲演精神,体现“以俄为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宗旨。概括地说,就是“爱国、革命、亲爱精诚”。这些为黄埔精神的产生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由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共产党员安体诚于1926年9月23日在《黄埔日刊》第一版上撰文,正式提出了“黄埔精神”的概念。安体诚说:“一个团体,一种组织,只要他能继续存在而成为一种势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种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当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与光大,这种团体必定能完成其使命而创造出无限之价值……总结黄埔军校这历史的和客观的特殊性质,我们现在就可以说“黄埔精神,是坚信并实行总理所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军人的精神!”①黄埔精神的精髓乃是爱国家、爱百姓,为革命。这种精神鼓舞着成千上万个黄埔学生为革命奋斗与牺牲。1926 年10月4日,第四期学生毕业时在毕业誓词中正式提出了“发扬黄埔精神”的概念。“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②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光复了武汉三镇。当时广州黄埔军校师生兴奋异常,校内外广泛开展庆祝胜利的各项活动。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找到政治教官陈祖康说:“到现在,五期学生已开学,万事俱备,惟新校歌尚付阙如,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政治部方面,大家都认为你对诗歌独具专长,要你写一篇校歌的歌词。请你立即动笔。”当时陈祖康见熊雄如此坦率,不便推辞,便提出请音乐教官林庆梧来商量的要求;后来陈祖康写词,林庆梧谱曲,黄埔军校新校歌就此诞生了。③歌词原文是:“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的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这首校歌,黄埔学子不仅都会唱,而且一直延续唱到了今天。

  根据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内容,以及孙中山为黄埔军校制定的办学宗旨和校训,黄埔精神的内涵应概括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斗争中,为完成国家统一,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贯彻孙中山的办学宗旨与校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爱国革命、亲爱精诚、奋斗牺牲的革命精神。

  二、黄埔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国民大革命的洪流为黄埔精神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向社会提出新的任务以后,才会产生。黄埔精神也不例外,他是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这一新情况下产生的。④革命的实践产生革命精神,黄埔军校建立前后,正是大革命蓬勃发展的火红年代,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要求相应的革命精神,不仅黄埔军校适应时代与革命需要应运而生,而且黄埔精神也随之而产生。19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大”,决定建立统一战线,同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毅然决然改组国民党,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在一大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迅猛发展,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些革命形势促使孙中山考虑要创办一个什么样的军官学校提供了客观条件。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是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着,如果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革命就不能成功。于是决定创办一个军官学校,作为培养革命军的骨干。然而用什么精神创建和武装革命军,树立什么样的思想信念,对这个问题,孙中山总结他从事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经过认真思考,才有了在开学典礼上的讲演。为黄埔军校规定了宗旨,制定了校训,并倡导爱国革命、亲爱精诚、奋斗牺牲的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师生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发扬了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精神,因此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黄埔精神。   

  (二)国共两党真诚合作共同培育了黄埔精神

  孙中山先生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不仅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培育黄埔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埔军校是我国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他是顺应革命形势发展的时代产物,国共合作与黄埔军校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国共合作为黄埔军校的诞生创造了优越的发展条件;黄埔军校也为国共合作的成果增添了异彩。中国共产党选派了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到军校学习,动员了一大批先进青年投考军校,这就保证了黄埔军校学生的政治素质。许多著名的共产党员到军校任职,多数人从事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是共产党人一手开创起来的。黄埔军校能在政治上保持鲜明的革命性质,在军事上屡建战功,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根本保证。正是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才使黄埔军校享有国民革命中心的称号。

  廖仲恺先生为赞颂黄埔军校的功绩,亲笔题书“先烈之血、主义之花”⑤在大革命的年代里,这先烈之血,既有共产党先烈之血,也有国民党先烈之血;用先烈的血所灌溉的主义之花,不但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花,也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花。因此,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共同骄傲。在这所国共合作的学校里,国共两党为了创建革命军队,为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事业,真诚合作,并肩作战。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历次战斗和北伐战争中,他们的鲜血流在一起。正是由于国共合作共同革命奋斗,国共两党战士在战场上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无数烈士的鲜血浇灌了黄埔精神之花。

  (三)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演说为黄埔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之后,认真思考总结革命经验,提出了许多革命理论,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20年代之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等革命原则,这些都为黄埔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尤其在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为黄埔精神的产生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中指出: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要求全校师生为革命牺牲奋斗,必须革除旧的不好的思想,树立革命的新思想。他要求大家有“革命先烈那一样的行为”:“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要求“明白革命主义”,“要把自己从前不好的思想、习惯和性质,像兽性、罪恶性和一切不仁不义的性质,都一概革除……自己能够在心理上革命,将来在政治上的革命便有希望可以成功”,并且“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革命,才可以达到革命的目的”。孙中山指出:“军队之能不能够革命,是在乎各位将士有没有革命志气,不在武器之精良不精良。如果没有革命志气,不研究革命道理,像满清末年所练的新军、陆军都有很精良的长枪大炮,海军有很坚固的战舰和鱼雷艇,总不能发扬革命事业;到了武昌革命起义之后,便都归革命党所用”:立志做革命军,“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有了高深的学问,才有大胆量;有了大胆量,才可以做革命军了”;当革命军的资格,“就是要用先烈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权利,专心去救国。像这个样子,才能够变成一个不怕死的革命军人”,“要求诸君不怕死,步先烈的后尘,更要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⑥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著名的讲演,通篇贯穿了爱国、革命、奋斗、牺牲这条主线,体现了一种强烈的革命思想,是对黄埔精神内容的全面论述。因此可以说是黄埔精神的理论基础。

  (四)加强政治教育为培养黄埔精神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树立革命思想要靠政治教育训练去灌输,要靠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去培养保证。为了培养军校学生的革命精神,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发表的《军校中的政治工作》、《武力与人民》等讲演中,精辟地分析了军队的来源、军队的阶级性、革命军队与反动军阀的根本区别。他特别强调指出“军队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他在《国民革命军事政治工作》中指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就是军阀军队逐渐觉悟,革命军队确定有革命的观念。就最近政治工作的目的来说,就是“要使官佐、士兵及一切群众晓得党的理论、主义、政策”,“一定要遵照党的政策,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制度。”⑦孙中山要求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指挥作战,会做政治工作,而且勇于冲锋陷阵,具有爱国爱民、献身革命的精神。军校本着孙中山创校宗旨和要求,严格掌握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针,由环境设施、训练内容都注重灌输革命精神。

  在环境设施方面,通过政治色彩鲜明的标语、口号以及革命歌曲等,宣传黄埔革命精神,陶冶军人革命情操。当时,军校校门上装嵌了“革命者来”的匾额,两侧竖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学生进门就能看到。校内重要的地方都高悬耀眼的革命标语,如“拥护三大政策!”“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同舟共济,团结奋斗!” “不要钱!不怕死!爱国家!爱百姓!”“坚苦卓绝,完成革命!”等标语,举目可见,令人振奋。军校的学生除了经常唱《陆军军官学校校歌》、《国民革命歌》外,还请苏联通信顾问科丘别耶夫教唱《国际歌》。凡此种种,不但活跃了军校的生活,而且 “对陶冶军人精神,大有益处。”⑧

  通过加强政治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尽忠革命,为国牺牲的信念。黄埔军校非常重视政治教育,把他提高到和军事训练的同等地步。政治课,是黄埔军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军校制定的《政治教育大纲》规定全校的政治课有26门之多,如社会科学概论、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国民党史、社会进化史、经济学等,授课者多数是共产党人。除政治课外,军校还定期举行演讲会。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都应邀到军校做过演讲。

  当时在军校从事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的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经常给学生上政治课。军校的主要领导人校总理孙中山、党代表廖仲恺等也抽空给学生们做讲演。孙中山在演说中教育黄埔师生“要立革命的志气”,他希望黄埔学生健康的成长,并一再嘱咐“同学不论是国民党员或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都应该把鲜血流在一起”。廖仲恺在演讲中,要求军校师生要树立革命理想,他说:进军校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主义而斗争。他恳切地希望军校师生“要确信主义”,一心准备革命,做“真正的革命军”。

  黄埔军校还通过出版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军校出版的大量期刊,如《黄埔潮》、《黄埔日刊》等,紧密结合形势向学生们宣传革命思想,用革命的观点阐述和回答现实斗争中的问题。有的刊物发行量高至5万份之多,行销国内外。军校还出版了许多讲义和书籍,进行革命宣传,仅1926年8月,军校宣传手册发出书刊16230册。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军校学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树立起尽忠革命,为国牺牲的信念”。⑨黄埔军校不仅在平时注重给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而且在战时也抓得很紧。两次东征中,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政治部所属的各宣传队,随军出发,在沿途的车站码头,城乡各公共场所及士兵宿营地,张贴革命标语、图画,进行鼓动宣传,使兵士“常常记起自己的使命”。第二次东征从1925年10月初开始,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彻底打垮了陈炯明,收复了东江,实现了广东的统一。后来周恩来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说:黄埔军校建立之前,“虽有20余万粤、湘、滇等军与陈炯明等部酣战于东江、西江、北江、南路各地,而胜负不决,”黄埔军校建立后,仅以黄埔学生为骨干成立了两个团,“以数千之众即起了全部胜负的作用,这不是奇迹吗?这是由于新成立的两个团,是新的革命军队,是有革命的三民主义作政治工作基础的军队。政治力量超过了敌人,提高了战斗力,保障了军队本身及军队与人民的团结。”⑩黄埔生李奇中也以赞扬的口气说:“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各次战斗中,黄埔军确实发挥了黄埔精神,取得了革命的光荣称号。”⑾

  三、黄埔精神的基本内容

  黄埔精神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这里只能概括其基本内容与显著特点。近年来,文史界对于黄埔精神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在对黄埔精神的基本含义的认识上也趋于比较一致。在这里笔者吸取总结许多老前辈与史学界同行们的研究意见,对黄埔精神的基本内容概括几个方面,以供研讨参考。

  (一)立志救国救民、统一全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进行革命事业的思想基础。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时,就极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革命精神。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说中指出:“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他还讲道:“建设一个新国家”,“要统一全国,便先要立革命的志气,……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为了中国的独立和统一,“此同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使中华民族“永远生存于人类。”我们“要学革命先烈的行为”,“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未来奋斗”。⑿从孙中山的通篇讲话中不难看出,他希望和要求黄埔全体师生的,就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

  当时全国的青年,为报效国家,积极投奔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凡海内外的同胞,无论东西南北革命的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青年,都喊出一个口号,就是‘到黄埔去’。大家可以知道这个黄埔精神,当时表现在国内外是怎样的伟大,怎样的普遍。”⒀当年投奔黄埔任教和就学的是国共两党所输送的富有革命思想的人,也是富有爱国思想的有志青年,经过军政教育训练,都进一步树立了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为救国救民统一国家的革命事业而英勇奋斗。

  黄埔师生在统一广东,出师北伐革命斗争中,坚决要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以达到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目的,进而统一全国,这是实现黄埔军校宗旨的最优决策,也是爱国报国杀敌立功的具体表现。虽然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扭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方向,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但是孙中山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的黄埔精神并没有泯灭,它“由革命的黄埔生保持着,并且在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中继续发扬着革命的作用。”⒁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共产党人和黄埔师生高举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大旗,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全国人民一起并肩作战。而且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英勇杀敌,经过坚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些都充分表现了黄埔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坚定革命理想,斗志旺盛的革命奋斗精神

  孙中山号召黄埔师生要树立革命理想,指出:“诸君不远千里,或者数千里的道路来此求学,既是已经明白了我们的宗旨,要造成一种革命军,一定要富有这种志愿,来做革命事业。”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就要树立“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的志气。他又指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发扬革命精神,继续先烈的志愿,舍身流血,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使三民主义完全实现,革命大告成功。”⒂

  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的讲话精神,使师生们受到鼓舞振奋,从中得到无穷的力量。他们懂得了自己所担负的重大使命,深知为救国救民、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艰巨而光荣,需要树立为国为民奋斗到底的决心。因此,黄埔师生不仅战胜了建校初期所面临的险恶的局势和艰苦的生活,而且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团结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读书学习、军政训练、站岗放哨的正常任务,还参加了许多战斗,给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黄埔师生积极投身到国民大革命的洪流中,经受锻炼与考验,特别在参加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现实斗争中,以实际行动支持与保护工农运动,在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六二三的反帝爱国示威游行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残杀中国人民的残暴罪行无比愤恨,响应军校发表的《檄全国军人》的号召,决心与“帝国主义侵略者决一死战!”同时军校政治部派出一部分师生到工人和农民中进行宣传工作,揭露帝国主义者的罪行,训练工人纠察队。军校还多次发表文告,支持农民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并派人帮助农民协会和训练农民自卫军。

  黄埔精神在革命战争中确实发挥了强大威力。在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杨刘叛乱,进行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中,黄埔师生的革命积极性高昂,斗志旺盛,他们高唱着《国民革命歌》为国民革命成功齐奋斗!据当年参加东征的黄埔生回忆说:“我校东征军教导团,受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之政治宣传教育,革命意志极为坚定,怀 ‘打倒列强,除军阀’之志气,锐不可当。”⒃郑洞国在《国共合作与黄埔军校》一文中回忆说:“当时黄埔的学生,果真成了革命的骨干,真正做到了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卧薪尝胆,血洒中华。他们在作战中的表现,正是黄埔精神的充分体现。”⒄总之,只有树立革命的理想,革命意志才能坚定,才能具有坚定的革命奋斗精神。

  (三)国共两党亲密团结真诚合作的亲爱精诚精神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学校,坚持实行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黄埔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要求。黄埔军校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功绩卓著,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共两党真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事业。因而能从军校的筹建、开办到革命军的创建、举行东征与北伐,做到了亲密团结、真诚合作,并肩作战,鲜血流在一起。共产国际和苏联大力支援黄埔军校,派遣军事顾问,援助武器弹药,表现了苏联共产党支持中国革命,团结合作的精神。后来,  由于国民党右派背离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破坏了国共合作,从而改变了军校的性质和方向,使黄埔军校变成了培养反革命骨干的基地。特别是反共内战,同窗学友兵戈相见,不仅使国共两党都受到损失,更严重的是使日本帝国主义乘虚而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机面前,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实行真诚合作,在抗日战场上,黄埔师生亲密配合,团结战斗,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告诉我们,亲密团结,真诚合作,国家民族则兴,反之,于国家民族及人民都有害。因此,实行三大政策,“国共两党亲密配合,共同致力振兴中华,这是当年许多人投奔黄埔的初衷,也是真正黄埔精神之所在。”⒅

  (四)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奋勇牺牲精神

  孙中山指出:“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要能够有这种大勇气,在心理中就是视死如归。”“一般人只要感受了革命的精神,明白了革命的道理,便可以视死如归,以为革命而死是很高尚、很难得和很快乐的事。”⒆这是孙中山对黄埔师生要求树立的一种精神境界。

  黄埔师生当年曾决志“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并以“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为行动口号。在这些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指导下,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等革命战争中,积极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他们有的冲锋陷阵,破敌攻城,灭贼擒王;有的深入敌后,隐名埋姓,虎穴立功;而视死如归,慷慨就义,骨埋青山的有名或无名英烈更是不知有多少,正是“每次战役,无不有黄埔师生的血;每个战场,无不有黄埔师生的骨”。

  在第一次东征中,黄埔军校教导团是主力,在打淡水时,学生军争先恐后,“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他们中有的头被敌人打伤了,就“用自己的手巾裹着血头,仍奋勇登城”;有的士兵攻城时军帽被打掉了,仍毫不畏惧,反从容地将敌人杀死。在东征的一系列战斗中,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革命军,他们中尤其是共产党员、英勇作战,视死如归,处处表现了忘我牺牲的精神;许多革命官兵和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与生命铺平了东征胜利的道路。在海丰的一次战役中,原黄埔军校学生队队长、第三团第二营营长唐同德腹部受伤,抬到卫生队临时医疗所,团党代表包惠僧去看他,询问他的伤情,他说:“党代表,我怕不行了,敌人打退没有?”包惠僧说:“大敌击退,前线的敌人被俘虏了千余人,缴枪八百余支。”唐同德忍痛笑着说:“我们胜利了!”当天晚上就与世长辞了。唐同德是安徽人,是一个埋头苦干的共产党员,他死时年仅28岁,还没有结婚。⒇他的英勇事迹、革命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其他士兵。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献身精神,东征军才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说:“他们的意志比攻不破的城墙还要坚硬。”

  在北伐战争时,革命的黄埔生正是在黄埔精神的鼓舞下乘胜前进的。他们作为北伐军的核心力量,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第四军独立团营连长大都是1、2期的黄埔生,其中许多人是共产党员,他们既是指挥员、战斗员,同时又是宣传员。为了统一中国,他们打在前,冲在前,其奋斗勇敢之精神,至可钦佩。又如第1军第2师第6团的营连长,多数是黄埔1、2期毕业生,他们与叶挺独立团“并肩作战,互策互励,格外奋勇”,在攻打武昌时,推荐敢死队队长时,黄埔出身的连长都纷纷报名,他们分别带领敢死队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争先登城。有位队长在“登上两层高的城墙时,被敌人打下来,……落在一个大粪坑里”,他赶忙爬出来,顾不得满身的粪便,“立即以备用云梯爬在前头,指挥作战”。在他们的带领下,攻城的官兵“个个精神抖擞,奋勇杀敌,视死如归”。在叶挺独立团当团长的共产党员蒋先云,作战中负了伤,坐着担架还指挥战斗,牺牲时年仅25岁;总司令部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金佛庄,深入敌后,到南京、上海、杭州地区运动敌军起义,但在途中不幸被捕,被军阀孙传芳杀害。这些黄埔健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黄埔军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给黄埔的革命精神增添了灿烂光辉。

  四、大力弘扬黄埔精神

  黄埔精神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发生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今天对于祖国统一大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当大力弘扬黄埔精神。

  (一)进一步加强黄埔军校历史的学习研究

  弘扬黄埔精神,必须熟悉黄埔军校历史,了解黄埔军校的卓著功绩。近年来,有关黄埔军校历史的专著、史料集、论文和回忆录等不断问世,说明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也都做了客观的评价。1984年黄埔军校史研究会成立,这是一支以历史学者与黄埔师生团结合作的研究力量,对于加强黄埔军校史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黄埔军校史实丰富,错综复杂,过去对于黄埔军校历史的发展演变、分校历史、改学制度、军事训练以及黄埔军校精神等方面所做的全面研究是不够的,需要做些深入的引申的研究,如黄埔军校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还有为国捐躯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历史人物,立传做记也不够。特别是黄埔军校创建的历史经验更需要深入研究。因此,需要史学工作者和有志趣的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求实的原则,认真加以研究。

  (二)必须加强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桥梁作用

  黄埔军校同学会建立20多年了,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对宣传与弘扬黄埔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3年春节前夕,一些黄埔军校早期同学在座谈会上建议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共中央对这一建议非常重视并予支持。经过筹备,1984年6月16日,数百名海内外黄埔校友,在北京集会隆重纪念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同时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推举第1期学生徐向前为会长,聂荣臻、许德珩为顾问,侯镜如、郑洞国、宋希濂、李默庵为副会长,并确定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21)

  1985年2月,旅美黄埔军校同学及其家属联谊会在华盛顿成立。3月至5月,广州、武汉、上海、成都、石家庄、南京、沈阳、西安等地区的黄埔军校同学会相继成立,被称为八大“地区同学会”,每会均包括一些省、区、市同学会联络组。6月11日,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开幕,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接见了全体会议代表并合影留念。6月16日大会闭幕。大会批准了8个地区同学会和旅美黄埔军校同学会及其家属联谊会为本会团体会员。选举新的理事会领导成员。之后,各省市自治区黄埔军校同学会相继成立。

  1988年4月,《黄埔》杂志社编辑委员会成立。1988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的《黄埔》杂志创刊,提出其任务是:“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 (22)9月1日,《黄埔》杂志社举办黄埔精神研讨会。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宗旨与使命。在中共中央领导接见黄埔军校同学会主要成员、或在黄埔军校的纪念活动中题词时,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殷切希望。1988年6月,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许德珩分别为《黄埔》杂志创刊号题词。邓颖超的题词是:“高举爱国主义的火炬,为祖国统一作贡献”,徐向前的题词是:“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  聂荣臻的题词是:“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黄埔校友自当共促祖国统一。”  许德珩的题词是:“望海内外校友遵循中山先生遗训,发扬黄埔精神,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4月1日,副会长程子华题词为:“黄埔同学对统一祖国大有作为。”侯镜如的题词为:“高擎起爱国主义的旗帜,投身于祖国统一的伟业。”

  1990年1月19日,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向海内外黄埔师生致春节问候,指出:“和平奋斗,统一祖国,是黄埔师生历史使命。”“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

  2月28日,黄埔军校同学会召开七省市同学会宣传联络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同学会的任务:团结教育在大陆的黄埔同学,联络在台湾、港澳和旅居海外的黄埔同学,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后,同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进行了经常不断的交往。对弘扬黄埔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199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全国政协主持召开的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及副主席等出席了大会。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发扬爱国革命的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23)李瑞环在大会讲话中指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族所求,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各族人民的神圣使命。我们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  的构想,推进和平统一事业。”还指出:“黄埔同学会成立10年来,为海峡两岸之间的交流、交往,作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你们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祝愿海峡两岸黄埔同学团结起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更多贡献。”(24)这些题词与讲话,明确地概括了黄埔同学会的宗旨与任务。

  今天,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已经20多年了,已取得了不寻常的显著业绩,在历史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大力弘扬黄埔精神,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再创辉煌。

  (三)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宣传与发扬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是牵动祖国海峡两岸、国共两党、黄埔师生感情的纽带,研究和认识黄埔军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促使两岸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黄埔精神,实行友好往来,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历史证明,发扬黄埔精神,国共两党紧密合作,致力振兴中华,就会给国家民族带来好处,相反就会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孙中山生前曾多次指出:“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并希望“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今天,我们的国家尚未实现统一,台湾海峡两岸,还不能直接通信、通航,面临着紧迫的形势和新的历史要求,宣传黄埔精神,发扬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仍有着现实意义。

  1991年6月16日,在烈士墓前举行黄埔军校建校67周年暨东征史迹陈列室落成典礼上,当年两次参加东征的老战士李默庵在大会上说:“淡水、棉湖、惠州城头,处处有我黄埔师生的碧血!我们这些幸存者,只有在有生之年努力促进实现祖国统一,才能对得起当年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先烈,对得起我们子孙后代。

  随着“一国两制”的设想的逐步实现,台湾的“台独”分子会变本加厉地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他们坚持反共立场,进行分裂活动,因此,在台湾海岛的国民党人士、黄埔师生、黄埔师生的后代子女,都应该与两岸人民一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合作,继承爱国革命、亲爱精诚的黄埔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坚决反对台独分裂阴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黄埔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形成的;其内容极其丰富,具有显著特点。在历史上,黄埔精神为推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反帝反封建的两大革命任务的发展与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和继续发扬黄埔精神,响应新的历史召唤,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王聚英

 
编辑:杨丽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