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李宣良、梅世雄)“形成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是中国抗战一大特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它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傅吉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两个战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两个战场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两个战场的形成是与全民族抗战的进程密切相关的。”傅吉庆说。
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和上海,南京国民政府于当年8月20日将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冀、豫为第1战区,晋、绥为第2战区,苏、浙为第3战区,闽、粤为第4战区,山东、苏北为第5战区。此外,还编成4个预备军。这5个战区构成正面战场。
中共中央在全国抗战之初,就明确提出:“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而我党先后建立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四大敌后战场,使敌后变成了抗日前线,对敌人构成了致命威胁。
毛泽东曾经指出,两个战场的关系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傅吉庆举例说,两个战场的配合、协助,主要体现在战役和战略两个方面。
抗战初期,两个战场多为战役配合、支援。1937年9月,八路军先后取得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平汉路北段和正太路上的多次作战胜利,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配合、支援了正面国民党军队进行忻口、太原会战。1938年春,日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五路围攻和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九路围攻时,国民党第35军和第3军等部,支援八路军的反围攻作战,对粉碎敌人围攻起了积极作用。
随着敌军深入、国民党军队退却,两个战场的配合主要表现为战略上的策应。无论是徐州会战,还是武汉会战时,八路军均出动了主力部队进行配合。1940年六七月间,日军攻占宜昌,造成溯江而上西取重庆之势。8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105个团20余万人参加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余人,使敌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极大地减轻了正面战场压力。
两个战场深刻影响战争进程与结局
傅吉庆介绍说,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整个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10余次大规模战役。其中,淞沪会战双方投入近百万人兵力,历时3个月,歼敌4万余人。虽然最后上海、南京失陷,但打破了敌人“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武汉会战,敌方投入陆海军兵力达30余万。中国投入百余万兵力,歼敌4万余人,最终虽然武汉失守,但敌人摧毁中国抗战意志的图谋彻底破产。
8年抗战,敌后战场共作战12万多次,歼日军52.7万人,歼伪军118万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亿人,主力军发展到120余万人,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设想,如果不是两个战场的战略布局,只有正面战场,而无敌后战场,那么敌定将无后顾之忧,集中全力于一面作战,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其占领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和扶持伪政权,实现‘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图谋。”傅吉庆说,“果真如此,中国抗战的进程和结局,将是另一种情形。”
历史昭示民族必须团结
傅吉庆说,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互策应,既有共同抗日的统一的战略目标,又各自独立自主,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外战争史上也是少见的。
由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构成的中国战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太平洋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70%的日本陆军兵力和30%的海军兵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队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设想,如果没有两个战场共同作战,能有抗战胜利吗?中国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一洗百余年来被帝国主义欺侮的历史吗?”傅吉庆自己回答,“不能!”
“两个战场军民都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傅吉庆说,“然而,毋庸讳言,两个战场的配合还不尽如人意。”
他指出,由于国共两党两军阶级属性不同,特别是经过10年内战,相互之间存在隔阂。国民党顽固派并没有把全部力量用于抗日,而是把一部分力量用于反共。而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在对日、伪军作战的同时,还不得不准备对付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傅吉庆假设:“设想,如果国民党把全部力量用于对日作战,那么,抗日战争的进程肯定用不了8年,中国也不用付出3500万人伤亡、5000亿美元财产损失的巨大代价。”
“抗战的历史昭告我们,国家必须统一,民族必须团结,否则必遭欺侮和侵略。”傅吉庆说。
(责任编辑:齐晓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