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十六岁参加解放军 日本女士山边悠喜子的中国情

  时间:2005-09-20 09:41    来源:     
 
 


现年76岁的山边悠喜子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60年前,16岁的日本女士山边悠喜子参加了中国东北地区成立的“民主联军”。随后她跟随这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整整8年时间,走遍了全中国。

  ■“没有部队那么安全的地方”

  山边悠喜子1941年随父亲来到中国辽宁的本溪。1945年8月苏联的参战给在东北的日本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统治者变为战败者,“战无不胜”的关东军早早就逃走,当地日本成年男子都被征用去了前线,而身边没有男人的日本妇女老幼不知道如何活下去,只好在当地成立的“日本人居留民会”互相帮助。

  1945年12月,仅仅16岁的山边悠喜子通过居留民会得知中国民主联军征集随军人员不论国籍的消息后,“为了吃饭,为了生存”报名参军当了随军护士。

  当时山边悠喜子的家人也劝她参军,她的父亲说,“这个军队与其他的军队不同,虽然外表上衣衫褴褛,但很得民心,不会害你”。当时山边悠喜子所在的本溪日本人女子高中,学生都受到过简单的包扎等急救医疗训练。山边悠喜子参军后才知道,包括她的同学在内有几十名在本溪的日本人都参加了民主联军。

   “本来以为只是几个月就能回家,可是部队里吃得饱,生活也快乐,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山边悠喜子说。

  山边悠喜子在解放战争开始后随部队移迁,亲眼目睹了以中国农民为首的老百姓多么地支持解放军,慢慢地了解了它的真正意义。她说:“农民睡在炕上,战士睡在地上。农民主动提供粮食,部队保护农民,翻身闹革命。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跟那些傲气的日军完全不同,这确实是人民的军队。”

  “部队内部也非常民主。每次战斗前,指挥员都与战士开会,讲战斗的意义及研究如何部署。战士们也因此积极参加战斗,非常勇猛。战斗结束后总是开会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战斗力。部队还经常开诉苦会,宣传革命道理,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山边悠喜子说。

  山边悠喜子从本溪随军南下,一直打到广州。后来因全国已解放,上级决定让她们复员。1953年3月,山边悠喜子坐船回到日本,时隔8年与父母再会。

  她说:“当时我对部队有感情,认为那次回日本只是暂时的,见父母后本打算马上回中国。可是因要赡养我的父母,客观条件不允许,所以只好留在日本了。”

  ■“尊重对方的尊严是友好的基础”

  1984年,已经退休的山边悠喜子决定再去中国。她说:“我要重新学习历史。在日本学校教的历史和历史真相不同。”

  山边悠喜子在得知她在部队时的指导员在长春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后,马上赴长春找他,并担任了该大学的日语教师。

  山边悠喜子说:“学生们非常热心,一下课就到我宿舍来问日本的这事那事,要全面了解日本。他们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先进国家的日本还存在外国军队呢?’这个问题令我深思。”

  当时一家报纸介绍了日本作家森村诚一所著、揭露731部队的《恶魔的饱食》,山边悠喜子就开始关心有关731部队的最新线索。

  1990年中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决定详细调查“东北沦陷14年史”,有关人员要结团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等地进行考察日本侵略历史。山边悠喜子马上报名要求参加调查,得到了中方同意。

  参加调查的山边悠喜子亲眼目睹了日军所进行的惨不忍睹的罪行证据,并得到了受害者的珍贵证言。“当初是我要知道历史的真相。可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话,就对不起那些提供证言的人”山边悠喜子说。

  山边悠喜子回到日本后,开始社会活动,揭露731部队等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她与其他人一起成立了“731部队展览实行委员会”,向日本老百姓介绍731部队为细菌战进行人体实验等罪行的证据和证言。还翻译了《日本的中国侵略和毒气武器》等书,向日本人讲述了中国人的受害情况。

  山边悠喜子非常关心中国劳工起义而被杀害的“花冈事件”,对事件中心人物耿谆在日本的损害赔偿官司以及日本人对此所表现的态度非常关注。山边悠喜子说,“日本人认为用钱就可以解决问题。一些支持受害者的人也傲慢地认为是他们的帮忙才有此结果。日本人没有尊重受害者的尊严”。

  山边悠喜子最近又翻译了中国作家旻子的《尊严》,书中强调称“我们应该尊重受害者和遗族的感情,重新考虑怎样才能够恢复受害者的尊严。”

  山边悠喜子说:“我忘不了参军时中国指导员讲的‘不患贫,而患不均′那句话。不了解对方的心情,就没有友好基础。我们互相平等才有真正的了解和友好。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日本年轻一代人应该深知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清水)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