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陈纳德与中国空军

  时间:2005-08-12 14:15    来源:     
 
 




陈纳德



飞虎队战机



60年代,美国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的铜像在台北新公园举行揭幕典礼,
陈纳德的遗孀陈香梅(右)与宋美龄在典礼上交谈



   一如她半个多世纪以来留给公众的那个形象,3月20日,出现在记者面前的陈香梅仍精心维护自己的美丽与优雅,尽管她已是整整80岁的老人、走起路来已有些蹒跚。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47年前的那个逝者决定了陈香梅的人生方向与位置——这个人便是陈纳德,而后者也注定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与佳话。

  1936年,在宋美龄的推动下,中国当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其中武器进口主要用于大规模地扩充空军。这一年,用于飞机采购的经费就多达2000万美元。宋美龄后来希望找到一位能提高中国飞行员训练水平的人选,其美国顾问罗伊·霍尔布鲁克推荐了47岁的陈纳德。收到宋美龄亲笔信的陈纳德,几乎没有考虑就接受了邀请。

  1937年5月,以“上尉”军衔退役的陈纳德乘坐邮船自美国抵达上海,“为了保密,他护照上职业一项填写的是‘农民’”,陈香梅回忆。6月3日,被蒋氏夫妇接见的陈纳德与宋美龄一见如故。宋美龄给他两架T-13式教练机,以便于他视察中国空军的现状。“通过考察,陈纳德得知国民政府名义上有500架飞机,但实际上只有91架能起飞战斗。”

  中日战争的爆发也改变了陈纳德的人生轨迹。“本来只准备呆3个月,但赶上卢沟桥事变,他决定留在中国。”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陈纳德立即向蒋介石发报:“愿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为中国效劳。”蒋回电让他“即赴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第二天,陈纳德派飞机参战。10月,中国的飞机只剩10多架,许多中国飞行员阵亡。陈纳德设法雇用了4名法国人、3名美国人,1名荷兰人和1名德国人,加上6个幸存的中国轰炸机飞行员,组成了一个“国际中队”。日本空军觉察中国空军有美国的教官,日本领事馆立刻照会美国政府,要求在华的美国空军人员立即离开中国。美国国务院要求照办,但陈纳德拒绝执行。领事馆威胁要逮捕他,宋美龄派蒋介石的私人顾问端纳出面让美国侨民会出面保护了陈纳德。

  一年后,应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去昆明筹办航空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后来,陈纳德又招募了200多位美国志愿兵到中国,“因为美、日此时尚未开战,这200位志愿兵护照上的身份五花八门,音乐家、学生、银行家都有”。

  1941年,罗斯福总统促使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可以向中国提供飞机,后又准许预备役军官和退出陆军和海军航空部队的士兵参加赴华的美国志愿队。1941年7月中旬,在陈纳德的努力下,由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医生组成的第一批飞行队员辗转抵达中国。

  1941年12月20日,这批机头上画着狰狞鲨鱼头、清一色P-40战斗机的部队,出现在久未在空中看到敌人的日本飞行员面前。空袭昆明的10架日机被当场打下6架,逃跑的3架也在途中坠毁,只有一架侥幸逃回了河内。而中方无一架受损。许久未有感受到胜利的中国人兴奋异常,报纸头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是“飞虎”,从此飞虎队成为志愿队的代称。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人物。此后,陈纳德又担负起无比艰巨的“驼峰”飞行任务。

  1947年,陈纳德娶了一位中国妻子——时任中央社的记者陈香梅,完成了一个标准的“英雄+美人”的传奇故事。1958年,67岁的陈纳德在美国去世,他一生都仰慕的宋美龄亲自参加他在美国华盛顿军人公墓的隆重葬礼。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