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曾经失去的部分主权和失地,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应有的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一、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自1943年秋以后,敌后战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根据地军民的无穷智慧和浴血奋战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渡过严重困难时期,而且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逐步对日军展开攻势作战,开始局部反攻。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分为几个阶段逐步加强。 (一)恢复巩固抗日根据地。1943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经过6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严重困难时期,形势出现明显的转折,在若干地区逐渐占有局部优势,敌后战场军事、政治、经济力量全面增强。自1943年春夏开始,把斗争焦点逐渐引向敌占区,主动进攻的作战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从1943年秋开始,日军在敌后战场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逐渐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1943年日军在华北进行的秋季“扫荡”,成为强弩之末,以失败告终后,日军在华北除局部地区外,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扫荡”。在与抗日根据地军民数年较量遭到失败的日军再也找不到出路。 (二)对敌伪展开攻势作战,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进入1944年后,中国战场的形势更为有利,敌后战场广泛展开局部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惨败,形势日益恶化,日本本土面临盟军的严重威胁。日本被迫将战略改为“以保卫本土为主,固守占领区”的守势防御。同时,在中国战场,日本为发动豫湘桂战役,从华北、华中大量抽调兵力,使敌后日军空虚。日军一方面扩编敌后部队补充兵力,一方面极力扶持伪军代替“治安”。但是,新编日军和伪军战斗力很低,远不如前,同时士气也非常低落。为此,中共中央多次发出指示,集中力量打击日伪军。 (三)挺进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战和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种种弊端,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进攻下连连遭受失败,为此,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在立足原有根据地的同时,挺进并开辟新的解放区。 (四)全面打击日伪,发动扩大解放区的新攻势。中共中央确定“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为基本战略任务。进入1945年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将“扩大解放区”规定为敌后战场的主要任务。 (五)进行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分化瓦解敌伪。中共中央于1944年7月建立了中央城市工作部,并在各级党委成立城市工作部,专门负责城市工作。将发展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提到和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部队整训,积极为全面大反攻做准备。 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极大地打击了日伪军,加剧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同时壮大了人民力量,为准备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二、 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与芒友会师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并取得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大壮举。 缅甸沦陷后,鉴于缅甸对防守中国西南大后方以及在整个东南亚战局中的极端重要位置,中国一再强烈要求英美协同反攻缅甸。但是由于英国轻视中国战场的作用,固执坚持先欧后亚的战略,导致缅甸反攻计划一再拖延。美英首脑在1943年一系列重要会晤中,都将反攻缅甸作为重要议题,然而英国迟迟不愿付诸实施,或拖延或缩小作战方案。经过反复协商,英国在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动下,1943年后反攻计划逐步实施,但反攻只限于缅北和滇西。 在此过程中,中国一直在积极部署反攻。中国驻印军首先于1943年10月,正式开始缅北反攻作战。日军感到盟军反攻的威胁,于1944年3月先发制人发动了英帕尔(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处,战略重镇)战役,企图围困英军主力。日军一方面增调兵力加强英帕尔战役,一方面分兵防御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的反攻。日军没有料到中国驻印军“无论在编制、装备还是战术、训练,都完全改变了面貌”,因而“大吃一惊”,不断遭到打击。中国驻印军一路奋勇作战,相继取得了胡康河谷作战、孟拱河谷作战的胜利。1944年8月,围攻缅北重镇密支那,将日军大部歼灭。10月中旬,展开第二阶段作战,取得围攻八莫与南坎作战的胜利,日军死伤惨重,仓皇溃退。 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11日,配合中国驻印军发起滇西反攻作战,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南下。日军则沿滇缅公路沿线之腾冲、龙陵、松山、芒市、遮放、畹町等地,构筑坚固工事,凭险固守,阻击中国远征军反攻。9月14日,经过激烈的攻坚战,将腾冲日军全歼。11月6日,攻克龙陵。腾冲龙陵作战,远征军取得重大战果,给日军以重创。至此,滇西日军大部被歼,其溃退之部亦如惊弓之鸟。此后,远征军续向畹町、芒友追击日军。 19 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在芒友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师。 在中国军队胜利推进的同时,英印军也反攻成功,1月28日,与中国军队会师畹町。至此,滇西反攻战胜利结束。中国远征军陆续回国。中国驻印军则继续了一段时期的追击作战,攻占腊戍等地,至3月底,胜利完成打通中印公路作战。随后,相继奉调回国。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历时17个月,在缅甸北部山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和炎热多雨的气侯条件下,英勇作战,取得显著战绩,此后,日军再无力发动对缅北的大规模进攻。其意义深远,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对稳定豫湘桂战役后正面战场战局起了积极作用,也揭开了正面战场的反攻序幕,将日军赶出中国西南大门,彻底粉碎了日军从西南风所和进攻中国大后方的企图。同时,有力地支援了英军对英帕尔的坚守和对缅中的出击作战,体现了中国军民伟大的国际主义和民族牺牲精神。
三、决战时刻——中国战场的战略大反攻
1944年4月至年底的豫湘桂战役后,日本军国主义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战场逐步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同时,日本在各个战场都遭遇到惨败,进入1945年,随着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日本军国主义陷入四面楚歌,已经濒临覆灭,美军已经逐步威胁日本本土。1945年7月26日,为了最后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内阁经紧急讨论,第二天,首相铃木竟然通过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声明对波茨坦公告“置之不理”。为此,盟国只有发动对 日本的最后一战,中国战场全面反攻的时刻也即将开始。 在对日作战的最后时刻,美国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同时,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由于深陷中国14年的长期战争中,在东北军民和全国军民持久抗战的打击消耗下不断死伤不断补充,老部队基本消耗殆尽,战斗力大减,因而不堪一击,迅速失败。 在中国战场,全面反攻的时刻已经到来。在中国人民即将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系统地总结,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提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在正面战场,由于国民党军队整编后的主力大部在西南大后方,前线部队受豫湘桂战役失败的影响,实力尚未恢复。正面战场虽然进行了局部反攻,如1945年3月湘西会战取得胜利,以及春夏之际随着日军被迫战略收缩将华南日军主力撤退从而尾追日军收复广西,整体上由于抗战形势的迅速发展,未能展开。 因此,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任务主要落在敌后战场上,敌后战场将持续两年的局部反攻转为对敌之全面大反攻。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命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切抗日力量向“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攻击”。并指示根据大反攻的需要,改变战略战术,将敌后军队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变成正规军队,以集中力量进行反攻。1945年8月10日、11日,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连续发布7道反攻命令,并限令敌伪向中共武装缴械投降。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命令,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力量向日伪发动了全面大反攻,不断取得胜利,扩大了解放区的面积,增强了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拔掉了许多敌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中小城镇,进一步将日伪压缩到大城市。并切断了各交通要线,割裂了日军之间的联系,积极准备进一步歼灭所有顽抗之敌。同时,中共中央抽调大批干部和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挺进东北,配合苏军消灭关东军。 由于中国等各主要盟国对日一致展开全面打击,日本法西斯已经走投无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就在眼前。中国军民的战略大反攻,最后完成了毛泽东在抗战初期就科学预言的抗日战争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
四、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来51年的不懈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14年抗争、1937年以来8年血战、1941年太平洋战争以来4年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当天,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意德法西斯分别与1943年7月和1945年5月被彻底打败。 日本最终决定无条件投降经历了一个让日本极端军国主义者们痛苦而又无奈的曲折过程。中国人民长期坚决的抗战,使日本在中国找不到出路,日本预定的大陆政策的关键因素“征服中国”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深陷中国全民抗战的漩涡,因而注定了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的破产。越是到战争后期,日本越是存在日趋严重的军事、经济、政治危机。加上世界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日本已经走投无路,注定了必将失败的命运。在顽抗到底还是缴械投降的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之政府、军部、重臣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难以调和。 1945年4月7日推出铃木贯太郎组阁,曾经企图谋求有条件停战,但日本法西斯的这种幻想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日本一度试图与中国谋求“和平谈判”,但中方明确表示:在《开罗宣言》后便不存在日华的单独和平,必须放在世界和平也就是与全体盟国的共同和平,使日本中日单独议和的幻想完全破灭。在苏联对日作战前,日本又寄希望苏联以“中立国”的身份在日本和西方盟国之间进行调停,但苏联对之反应冷谈。这说明,日本的野蛮侵略行径已为全世界人民所不齿,惟有接受无条件投降。与此同时,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们不甘失败,不自量力叫嚣本土决战,创造了类似当代世界一小撮恐怖分子“人肉炸弹”式的“自杀性”袭击方式的灭绝人性的“神风特攻队”。甚至不惜将全体日本人民拉着为之殉葬,叫嚣所谓“一玉亿玉碎”,但只是徒劳无功。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加入《波茨坦公告》国),日本先还负隅顽抗表示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但在盟国一致坚决的打击下,以日本天皇为代表的最高当局不得不决定投降,以“天皇圣裁”的方式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0日,日本发出乞降照会,当晚,消息即传遍全世界。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向全日本和世界宣读《终战诏书》,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发出饬谕,令世界各地所有日军缴械投降。9月2日,反法西斯同盟国与日本举行签降仪式, 9月9日,中国战区在南京举行受降典礼!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终于和世界人民一道,迎来了最后胜利的光辉时刻!消息传开,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长期被日本侵占、割裂的台湾、东北等一系列领土,重新交还中国。9月3日,被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员巨大伤亡、6000亿美元的巨大财产损失,表现了伟大的民族牺牲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尽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间的民族耻辱,谱写了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责任编辑:齐晓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