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湾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的台湾人”,62岁的王津平这样介绍自己。出身于台北的王津平,自1975年从美国留学返台后,先后任教于淡江大学、台湾世界新闻大学。
2008年,大概是王津平往来海峡两岸最频繁的一年,从四川赈灾、观看奥运会、到北京参加国庆59年招待会,大陆发生的一切都令他感同身受。
想到北京过退休生活
“早在1979年,大陆发出《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我就开始踏上祖国大陆,应该是较早到大陆的台湾人”。
王津平津津有味地回忆起最初到北京时的印象。“那次,我住在北京西边的西苑饭店。在我走进饭店顶层上的旋转餐厅时,左边听到乡音,是台湾来的一堆儿人,再走一步,右边又是讲闽南话的人。好亲切啊。用闽南话讲,就像是走自家的厨房一样。”
北京的一切让他感到新鲜和欢喜。街上汽车稀少,在城乡接合的地方有“嘚、嘚”的马车不时驶过。长安街上特有的宁静氛围,道路两旁树荫下,老人们谈天说笑、含饴弄孙的情景,竟让王津平不由得产生了退休后到北京颐养天年的念头。
“没有想到,这才过多少年,北京就换了新面貌了,车子多到拥挤堵塞的地步,长安街也变成了花园大道。”王津平说自己见证了北京的变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让王津平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国际化,“那些志愿者讲着流利的英语,落落大方,充满了自信,真的体现出了泱泱大国的气度。”其中,最让王津平感慨的是“和谐无所不在”。
与《中国建设》的一段渊源
“人嘛,从感性的开始才会理性的思考。” 王津平说,1972年,他去美国留学,专门研究当代美国文学。“这期间发生了影响我一生的事情,那就是,看到了大陆的《中国建设》杂志(本刊的前身——作者注)”,说到这儿,王津平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杂志的图片和文章很吸引人。我从《中国建设》了解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当我看到杂志的创办人是宋庆龄时,更是爱不释手。”
“我非常崇敬宋庆龄女士,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抗战时期,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在重庆播音的故事。她们一边抱着儿童,走过正在被轰炸的重庆的瓦砾堆,一边告诉听众,‘您们听,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轰炸机,他们残杀我们的儿童’。”王津平激动地说:“这声音,足以让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动容!宋庆龄如此爱护中国的孩子,实在太伟大了!”
怀着这样的敬仰,年轻的王津平几乎每月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新杂志的到来。只要有一期看不到,他就会到处找,到处问,“谁拿去了,怎么不见了?”从1972年到1975年的三年留美生涯,王津平整整看了3年《中国建设》。“看这本杂志,让我看出感受和心得。这本杂志赋予了我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对祖国大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海峡两岸有了思考。”
闯进张学良的生活
1975年,被王津平认为是自己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在美国,他从英文以及英文原版的大百科全书中看到了中国现代的历史,以及百年中国落后的原因。“因此留美结束后,我决定回台湾,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些事情。”
1988年,王津平与人一同发起成立的“中国统一联盟”,简称“统联”。在这个团体内,集合着不同政治背景和身份的人士,但大家有一个共识: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
在反对“台独”的活动中,王津平曾经被“台独”分子打伤。但是,这并没有动摇王津平的追求。“这条路走下来,大概与我的家庭背景和小时的经历有关系”。
“古人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国,哪有家?”王津平不会忘记年少时的情景:父亲带他到海边玩,在沙滩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中国地图,然后,父亲抓住王津平的小手,指着地图,一遍遍地教他“这里是北平、这里是天津,我给你起的名字就是天津的‘津’、北平的‘平’,你要记住这个地方。”王津平说,也就是在那时,西安、泉州等地名,以及整个中国的地理概念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而一件奇人奇事,也给王津平留下永恒的记忆。
一天,在王津平家的花园,他看到隔壁的房子里,有一个英俊潇洒的人捧读一本书,他好奇地走过去,问那人看的是什么书,那人拿起他的小手,在手心里一边写一边说:“是《明史》。明是日、月、明。日,是太阳。月,是月亮。”还画出一个月亮,王津平一下子看懂了。说着,王津平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我现在的手上还有暖和和的感觉。当时我只有5岁。”
那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大陆出版的一本张学良的传记中写道,‘在他(张学良)幽闭的日子里,隔壁的小孩儿闯进他的生活’。而那个小孩就是我。”
“就这么巧,我童年的时候,无意中就接触到了这些东西。”王津平坚持认为,他比一般人幸运,尽管小时候并不晓得海峡两岸是怎么回事,但是这些经历促成他日后坚持为祖国统一而努力。
让年轻人了解祖国大陆
在王津平看来,海峡两岸交流中有三个浪潮是谁都挡不住的。
第一个,是台湾老兵返乡探亲。那时,从大陆来台湾的老兵们经常眼巴巴地眺望海峡对面,“我的家在对面,但是回不去”。老兵们“我要回家”的呼唤,让他下决心推动这件事。
很快,台商能够到大陆办厂,寻找到了企业的第二春。
第三个,是台湾的学生到大陆念书。大陆成了台湾同胞寻找发展的地方。
1998年,王津平首次带领40多个台湾青年学生到大陆踏上了“闽南文化寻根之旅”。他们走访了北京、西安、洛阳、泉州、厦门等地。一路上,教授们在摇摇晃晃的车子上当场讲课,学生们个个听得全神贯注。在时空交错中,大家彷佛走进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隧道中。一切显得那样陌生而熟悉。
“我告诉你一个镜头,我们在黄帝陵轩辕庙举行了庄重的祭祖仪式,几乎所有的人泪洒黄陵,我写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诗《祭黄陵》。那次,中央电视台分四次才把节目播放完。”在王津平看来,这一趟探源寻根之旅,意义深远,“我们获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更感到祖国的伟大。我们寻到了自己的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属于这里!”
在这之后,王津平及他所在的中国统一联盟,展开了一系列推动台湾年轻人了解祖国大陆的活动,开创了两岸交流的许多个第一。例如,为使中小学教师教授巴蜀文化储备必要的知识背景,组织了第一个台湾教师访问团,第一次去看熊猫,参观兵马俑、三星堆、都江堰、九寨沟等;举办大陆西部歌王王洛宾在台湾的第一场演出等。
王津平说他喜欢抗战时候的一首诗:“假如把自己当作一颗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何不把自己演化为泥土,让众人踩出一条道路。”在他看来,路要越走越宽,自己这一代的努力,要成为下一代的沃土和养料。
惦记灾区的女儿
四川地震让远在台湾的王津平异常揪心。2008年7月8日,王津平带领“2008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重庆分营”来到重庆肿瘤医院护理来自地震灾区的伤员。
伤口上还打着钢钉的灾民,见到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高兴地与他们聊天。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勇气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震撼着王津平。当听说隔壁有个“微笑天使”时,王津平急切地过去,原来是个眼睛大大的微笑着的女孩子。听医生介绍,她的双腿在地震中被砸伤,必须截肢。为了不让爸爸妈妈伤心,她反而说服他们同意截肢。在做手术的时候,她没有掉一滴眼泪。“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微笑天使’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得知女孩子的名字叫王丽时,王津平不禁大呼一声“啊,跟我女儿一样!”全场的人赶紧说,赶快叫“干爹!”王丽很自然地叫王津平“干爹!”“我忍不住就把她抱起来了。干爹会照顾你一辈子!”恰巧王津平的儿子王正也是营员,在一旁马上说:“我年纪比你大,你就是我的干妹妹了,我就是你的干哥哥了”。王津平告诉王正,要好好跟妹妹学习,她能微笑着面对灾难,说明她灵魂美好。“我希望如此美丽的笑容不仅要奉献给父母和亲人,也要奉献给社会。”
离开四川灾区以后,王津平心里开始酝酿一个计划,“通过中华基金会,想办法在四川办个农业基地,鼓励愿意来四川的台商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