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又一个7月7日到来的时候,今天,我们自残般地祭出那一段惨烈的历史。
六十八周年前的那个夜里,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
我们广泛地采访了历史的参与者——抗战老兵,我们史海钩沉试图复活那一段苦难的图像,向历史的深处发问,探求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积弱百年而绝处逢生,回溯这早已逝去的一页,目的并不止于舔舐伤口与庆幸胜利。
铭记国耻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寻求长久的和平,尽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一阵大雨,带走了南京城内的酷热,空气中吹来丝丝清凉。
68年前,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中华儿女全面投入抗日战争的标志。这一事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成为全面抗战的标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采访了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宪文教授。
离张教授办公室不远,当年的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公馆正静静地听着稀稀落落的雨声,如今这里被称为斗鸡闸。68年前,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还在四川进行整军工作的何应钦被蒋介石急电召回,正是在这一座小楼里主持战事。
1 为何事变发生在中国腹地卢沟桥?
答:七七事变前,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平津一线。这时驻守平津的中国军队是29军。1935年日本成功地通过一系列策动把国民党中央军逼出华北,签订了《何梅协定》等。中央军撤出后的权力真空被宋哲元的29军填补,29军是西北军系列,当时有37、38、132、143四个步兵师,第9骑兵师和一个特务旅,加上保安部队总兵力约10万人,成为华北能与日本抗衡的主要力量,曾和日军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有过交锋。
日本策动宋哲元成立“自治政府”,被宋拒绝。
1937年前,日军已经从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对平津形成合围之势。
日军在华北的驻扎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当时日本派了2600多名驻屯军,命名为清国驻屯军,司令部在天津,兵营在天津海关寺和北京东交民巷两处。1912年更名为“中国驻屯军”。
1937年,“中国驻屯军”司令部辖河边正三为旅团长的第四旅团,约6000人,分驻北平、天津、通县、山海关等地。日军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失败后,在通县扶持殷汝耕成立一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基本上把冀东22县划入势力范围。
而这时候的日本军队要再进一步发展扩大侵略的话,也必须要占领平津。这是华北最重要的两个都市,南下有几条铁路,从北平到绥远,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不占领怎么办呢?
进一步的战争要有一个借口,要挑起事端,导火线,于是有了卢沟桥事变。他也可以不选择卢沟桥,而选择别的地方,比如丰台,他总要选择一个地方,挑起战斗,然后扩大。
事实上,日军这一系列的侵略行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到中国军队控制范围的深处取得一个“点”的驻兵权,这个“点”一般都在铁路线上,然后自己制造事端反诬中国军队,再通过政治和军事讹诈,获得对大面积领土的侵占。
2 你为何认为是“十四年抗战”?
答:七七事变,是日本军队大规模进攻中国内地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这之前国共两党还在对抗,地方军阀还在争地盘。七七事变以后,大家觉醒了,有了一个全民族的抗争,行事更坚决了。
可是我个人认为抗日战争从九一八开始算才是完整的。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从日本方面来讲,之前是局部侵略,之后是全面侵略。但是日本并没有撤离中国,而是一步步向华北地区扩张。
而从中国方面来看,政府总的还是希望妥协,不希望战争扩大。这又涉及战略策略问题,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应该跟敌人拼?有没有一个我们力量发展的过程?妥协有两种,如果原则都没有了,那就是投降,而另外一种妥协是本国利益的需要。
而且,七七以前,还是有不少抵抗战争的。比如长城抗战,东北义勇军,东北抗联,这么多的英烈对日军进行抵抗,尽管总体看来是失败的,但是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所以我认为抗日战争应该从1931年开始。我写抗战史的时候,特别注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史(1931-1945)。
3 日本“暴富”后是如何对华扩张的?
答:日本明治维新后很快开始对外扩张,1874年明治政府派兵入侵台湾,随后在英国公使的斡旋下签订《中日北京专约》,中国赔偿50万两白银。
1890年,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在写给明治天皇的奏折中确立了军国主义的大陆政策的雏形,把中国和朝鲜划入日本的利益圈。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中国向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后来,在俄、法、德三国的干涉下,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但是拿走了3000万两白银的赔偿。
1904年-1905年,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取得辽东半岛和对东北的控制权,自此,日本把这个地区称为“满蒙”。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田中内阁召集“东方会议”,确立了对外特别是对中国侵略的“大陆政策”,随后的田中奏折中说,“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当然日本有些人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但至少有一个东方会议,就是侵略中国东北,占领中国,占领亚洲。从后来的发展看,日本都是按东方会议的这样一个精神走下去的。
九一八后,整个东北沦陷,日军侵略到热河。1935年,日军到了平津以北,那时候他就想着使华北地区特殊化,实现自治,就是使用软的方法把你整个华北拿过来。日本手段上也不见得都是通过军事,也想着用一种非战争手段来把中国并吞掉。
这样,七七事变前,日本事实上已经侵占了台湾、东北、内蒙东部以及华北的一部分。
4 事变前中国是否处处对日妥协?
答:中国共产党提出比较明确的抗战路线是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之前在进行长征,实际上那是在寻找一个新的革命基地。
国民党走向比较积极的抗战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是希望作为地方事件处理,一直是这一个态度,不希望扩大,希望就地解决。包括一面抵抗,一面谈判,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通过一些协定作出让步,希望通过妥协让步得到一个解决。随着日本步步向华北进逼,蒋介石准备抗战部署的决心越来越大。基本上到了1935年华北事件以后,蒋介石开始积极做了准备。修了很多公路,达到10万公里,接通了很多铁路。在北方接通了从大同到风陵渡(山西的最南端)、陇海铁路(接到宝鸡天水)等,这些都是有军事意义的战略铁路。另外,在后方建立兵工厂、一些重工业工厂。
我看过很多档案,在战争防御阶段,就是武汉会战之前,国民党部队写的战役总结中,很少因为后方粮草供应不上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不是物资缺乏,而是一部分将领贪生怕死,所以蒋介石也毙了好几个人。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方面指示宋哲元和日本人进行谈判,力求作为一个地方事件解决,一方面加紧军事部署,密令孙连仲、庞炳勋、高桂滋率部向石家庄、保定集中,还计划组织保定会战,准备设立石家庄行营,徐永昌任主任,就近指挥。同时电令何应钦马上从四川返回南京,主持战事。直到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表述了强硬的态度,“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5 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是怎样一种局面?
答: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中国的现代经济是有较大发展的。这个发展到1931年有所下降,这一年碰到世界经济危机,这个因素加上国内内战(包括国共、国民党派系之间)、日本侵华,使经济发展受到破坏。
之后,蒋介石采取政策,特别是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经济又上升。1936年是中国民国时期经济最好的一年。但是和日本比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虽然资源不丰富,但是它比较强大,工业比中国发达。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当时日本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已接近英、美、法等世界强国水平。1936年,钢产量531万吨,居世界第六,造船总吨位18万吨,居世界第三。而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工业领域甚至还是空白。制造弹药的硫酸、硝酸、酒精等化工原料生产严重不足,制造火炮的特种钢、制造弹壳的铜材、光学仪器、通讯设备的生产近乎为零。
政治上,中国则由北洋军阀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这个统一是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但基本上是名义上的。真正的统一应该说是到了1935年,通过追剿红军,把势力扩展到贵州、四川。云南在抗战的时候也被蒋控制了,他把龙云调出了云南。
对西北则因为鞭长莫及控制比较缓慢,那时候汽车从宝鸡开到乌鲁木齐(当时叫迪化)要20天,蒋介石也没办法。于是他对马家军、盛世才等采取怀柔政策。有的被封为省主席,又给他们钱,换来的是他们发表通电服从中央。
而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也在抗日旗帜下逐步实现联合,结束了内战。共产党由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蒋介石由要剿灭共产党,到容许共产党,但是没有放弃反共。
6 当时中国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弱?
答:对中日战争,国共两党基本上认识一致,是持久战。
1937年8月国防会议上,国民政府确定了持久消耗战的方针,用比较长的时间消耗敌人,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整体战局上是持久的防御战,具体的战役上又要实行速决战。有点类似于共产党的“经过若干个战斗,把敌人消耗掉”。1938年5月,毛泽东总结10个月来的战斗,写了《论持久战》。
根据何应钦的数据,抗战初期日本现役兵力38万人,海军190万人,飞机2700架。而中国现役兵力170万,海军6万人,飞机314架。八路军还有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数量上中国军队比日军多,但是数量多不见得就是强。中国军队派别林立,矛盾重重。这还在其次。尤为重要的是士兵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有效训练,战斗力不强。可以说,日军的装备远远超过中国军队。
可是随着战争的发展,日本的缺点暴露出来,就是战线拉长了,兵力不足,就分散了,日军无法处处把守了。所以只能依靠伪军,很多地方是象征性的。日本自己也知道,他的力量无法对中国进行持久作战。所以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这个想法失败了。
7 当时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吗?
答:七七事变时,中国在国际上没地位,没什么人关注中国战场,到了抗战后期,中国才进入四强,这个四强也不完全反映了中国的实力。而是说从政治上你是战胜国这个行列,所以称为四强之一。
这个时候,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都还没有形成,中国的抗战可以说是独立的,世界形势没有太大的影响,一直到了太平洋战争情况才改变了。
1931年至1941年,英美都采取骑墙政策,不支持、对中日战争基本上不干涉,不愿得罪日本,还和日本保持贸易,卖很多废钢铁给日本。太平洋战争后,美国才代替苏联成为中国的盟国。
而苏德战争爆发以前,苏联从道义上,物质上都支持中国。苏联给中国巨额的贷款,提供军事装备,还派遣军事干部和志愿航空队到中国。抗战时有两条对外交通线,一条是西南滇缅公路,另一条就是西北,从苏联走新疆,通过甘肃到兰州、西安。苏联希望中国拖住日本,保持他东部的安全。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他自顾不暇,后来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而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和中国有一段蜜月时期,德国需要中国的战略物资,钨铁锰,要造枪炮就需要这些物资,比如钨,我在档案馆里看到希特勒给蒋介石的电报,“赶快给我,先给100公斤”。而中国需要德国的枪炮,军事装备。那时两国关系比较友好,还有顾问团在中国帮助作战。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在中日之间采取一种两面不得罪政策,1937年冬,德国大使陶德曼甚至还在调停中日争端。后来在日本的逼迫下,1938年6月倒向日本一边,中德关系发生逆转。1941年,德国承认汪精卫政权,中国宣布和德国断交。
(来源:南方都市网)
编辑:齐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