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字号:
诺奖得主:后危机时代的金融重建和经济振兴

  时间:2009-11-13 08:37    来源:新华网     
 
 

  全球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呈现出企稳向好的势头,目前各国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是否应该退出?危机后全球货币体系需要怎样的调整?全球应从此次的危机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如何拿捏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而现实。

  在“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与会者围绕“金融重建和经济振兴”这一主题对以上经济热点进行解读、探讨。

  刺激政策能否退出全球经济?

  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到了该退出的时候?这成为目前各经济体所要面临的现实选择。

  8月份,以色列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率先打乱了全球经济刺激政策的一致步调。随后,澳大利亚10月份调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印度央行也以将商业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上调一个百分点至25%。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表示,货币政策应该考虑的是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将会导致通胀和过高的资产定价,并注重与市场的沟通,尽量减少退出造成的市场不稳定性。而对于财政政策而言,各经济体更应调整开支的结构,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投入力度。

  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波茨表示,全球贸易复苏才刚刚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不是短期可以达到的,全球范围内失业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上升,因此应当保持经济刺激的力度。

  虽然学界普遍认为,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危机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但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约尔延·埃尔梅斯柯夫表示,一些国家在经济刺激政策,尤其是财税方面的大量投入将带来政府赤字,因而退出也成了这类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结合中国的情况,约尔延·埃尔梅斯柯夫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时,中国财政有较大规模盈余,能够支撑积极财政的继续实施,在经济还未走上持续的复苏通道之前,没有必要考虑撤出刺激计划。”

  对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与会者评价颇高。“中国的刺激政策十分成功,使中国在危机中依然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埃德蒙·菲尔普斯说。

  理查德·波茨也认为,短期内中国不会有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因为中国的财政状况良好,政府债务负担轻,具有充盈的外汇储备,当前的宏观经济面较好。”

 
编辑: 肖燕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