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日报报道:“从前三季度运行情况看,我国工业经济回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逐渐增多,企稳向好的局面逐步得到确立。”在10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举办的2009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明确表示,“从具体反映的一些要素情况来看,从今年6月份以后整个工业增长出现了增速加快、经济效益转好、产品价格环比回升、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等一系列特点。”
今年以来,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运行扭转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增速大幅下滑的局面,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更加明朗,生产增速逐月加快。通报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7、8、9三个月分别增长10.8%、12.3%和13.9%。
“在政府一系列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刺激下,国内经济止跌回暖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化。经济先行指标预示着经济仍将继续回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教授指出,“以及近期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反映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得到缓解,市场情绪渐趋稳定,消费需求开始增加。”
尽管近几个月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一些复苏迹象,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通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1.3%,其中9月份降幅为15.2%,尽管比上月明显收窄,但外需不足的压力仍然较大,外需大幅萎缩形成的缺口也很难靠国内市场消化。
“中国经济正处止跌回稳的关键时期,已呈现逐季回升的态势,并且市场预期也在继续增强,但是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仍有不少的挑战和风险值得关注。目前对内需的拉动主要还是依靠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还没有及时跟进。因此要把握当前的机会,及时启动民间投资,从而形成良好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黄桂田进一步指出。
尽管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但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未能改变,产能过剩这个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老问题依然突出,例如钢铁行业去年底产能已达到6.6亿吨,目前在建的还有5800万吨,过剩产能近2亿吨;全国主要钢材市场库存增加,9月末比年初增长93%。
“中国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过剩。”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认为,“目前,我国没有产能过剩的直接统计数据,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只是依靠间接度量方法统计产能过剩,因而要客观看待产能问题,必须在充分认识缘于理性竞争决策行为而产生的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客观现实存在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对此,朱宏任也表示,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巩固和发展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继续落实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把调整结构摆在更重要的位置。(记者 马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