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日电《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一直是国际热议话题。在刚落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副总理李克强作了幽默回应。中国刻意幽默或回避,更在乎GDP质量、民生指数、经济构成和效率;也是不给国际炒家机会,严防“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再起,在中国崛起中时刻保持冷静、理智心态。
文章摘编如下:
岁末年首,“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一直是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在刚刚落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也不例外,企业家对话会主持人甚至主动宣布中国“超日”,中国副总理李克强当即作了幽默式回应:“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究竟排第几位,刚才主持人先生作了一个发布,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权威的发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这是联合国有关机构作的权威发布,是明确的。”据报道,会场顿时笑声一片。
事实上,随着中国大陆官方宣布2009年“保八”成功,几乎所有经济分析人士都判定中国“超日”了。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GDP总量33.53万亿元,换算成美元约4.92万亿美元,超出2008年日本的总量(4.9万亿美元)。由于2009年日本经济在金融危机重压下持续负增长,包括国际货币基金(IMF)在内的国际主要经评机构预测,日本经济将萎缩3%~6%,其GDP达不到4.8万亿美元。但对于专家们“中国替代日本,雄踞世界次席”的结论,中国政府始终不予置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年发布会上和李克强一样“幽默”回应:“专家学者包括在座的朋友们可以去比较和研究”。
对这样一桩本该大肆彰显的“成就性新闻”,中国大陆官方刻意幽默或回避,固然与“超日”说法尚不能完全验证相关,毕竟日本官方要到2月才会公布2009年经济数据,还有汇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并不在乎“超日”或“世界第二”排名,更在乎GDP的质量、人均指标、民生指数、经济构成和效率。
近年来,不管外界怎么高调评介“中国速度”、“中国成就”,中国大陆领导高层总保持清醒、低调,眼睛总盯着“基本国情”,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发展之路漫漫。即使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即将举办上海世博会,胡温团队也无陶醉形色。
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即使今天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也只是“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经济总量超越了,但其他经济指标尤其是社会福利、人文教育的“软指标”还“差得不少”,日本人均GDP已达4万美元,中国大陆还不足4000美元,即使最发达的大都市上海、北京人均GDP也才越过1万美金。“中国GDP超过日本”,超过的只是总量,缺乏质量,底气不足,不值得欢呼雀跃。
中国大陆避谈经济总量“超日”,冷淡“世界第二经济体”,也是不给国际炒家机会,严防“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狼烟再起,在中国崛起中时刻保持客观冷静、理智警惕的心态。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特殊作用,西方舆论各怀动机“献媚”,热捧“G2”,要求中国承担“与美国一样的义务”。中国总理温家宝断然回击“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不谈“超日”,拒绝“G2”,也是奉行和平崛起战略的恰当体现。
成就面前看不足,赞誉之下冷思考,这恐怕是当下中国领导层理性应对世界“热捧”中国的新策略。这实际上正反映了中国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全球视野的确立和务实作风的提升。
中国政府正力图淡化GDP崇拜,更加关注民生改善、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一味“超英赶美”式的浮夸风。中国成功抗击金融危机的事实再次证明“中国道路”的科学性,“超日赶美”也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把中国自己的事做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搞自我膨胀,稳步实现富国强民的既定目标,这比GDP是否排名世界第一、第二更为紧要,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吴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