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2月21日在上海圆满闭幕。本届论坛是在两岸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后,国共两党集合两岸各界进行交流沟通的一次盛会。国共两党有关领导人、两党相关单位负责人、台湾其他党派负责人、两岸经济界、文化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共400余人出席。
论坛形成了9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10项惠台措施。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论坛成功举办,成果丰硕,也让彼此满怀期待,展望两岸和平发展的未来。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此次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三项议题分别为“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皆有的放矢,既解决危机之下的迫切需求,也顺应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必然趋势。
两岸专家、业者都认为,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两岸应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开启两岸间金融合作的相关协商。两岸金融合作明显滞后于投资贸易关系的发展,这一制约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瓶颈亟须打破。
本次论坛提出,两岸将共同探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和途径,采取适当方式,在金融、经济方面加强相互支持,以促进两岸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在促进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两岸还将尽快商谈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监管合作机制和货币清算机制,开展两岸证券交易所交流合作以及两岸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资讯交流与监管合作,并会鼓励和推动两岸金融业者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
围绕“促进两岸双向投资”的议题,两岸经济专家和学者纷纷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出谋划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资本的单向流动既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台湾经济的健康发展。台湾经济的发展困境需要新的投资动力注入。
多名专家学者就“构建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提出积极建议。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说,“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共识,得到了两岸主流民意的认同,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一场话题宽广、蕴含深厚的文化沙龙,亦带给参与论坛者许多精神滋养。
论坛开幕式上,贾庆林主席郑重表示:如果世界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台湾方面提出缓解经济困难的要求,大陆方面愿意尽最大努力,提供协助。论坛闭幕式上,大陆方面一如既往,就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出了10项政策措施。
这10项举措主要涉及“支持大陆台资企业发展”、“加强台资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和帮助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两岸双向投资”、“携手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等方面。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当即表示,这些措施是“扎扎实实的牛肉”。在闭幕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吴伯雄称已经接到多名台商电话,赞扬惠台措施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剂“强心针”。多名台湾代表也表示,他们已深切感受到大陆方面释出的善意。
与往届论坛不同,本次论坛首次由两岸执政党共同举办。两岸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使这次论坛超越了国共两党,真正成为两岸各界交流的大平台,更加具有权威性、代表性。论坛最后在集思广益基础上提出9项共同建议,备受各界瞩目。在闭幕式上宣读共同建议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强调:“我们绝对尽全党之力,努力推动,加强落实,展现两党间的交流功能。”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表示,论坛的目的是汇集民意,凝聚共识,为两岸决策提供必要参考,为两会协商探寻可行方案。贾庆林主席提出的五点意见,以及论坛发表的共同建议,充分反映了两岸各界的共同期待,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方向,因而也必将为两岸有关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