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
 
 
两岸农业合作恰逢其时

  时间:2006-11-27 10:14    来源: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随着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共识及大陆诸项对台新举措逐渐落到实处,两岸农业合作已渐入佳境。今年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是掀起了两岸农业新一轮合作热潮。

图为重庆荣昌县工人正在纺织夏布

    迎接两岸农业合作新机遇

  近日,由台盟中央和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农村合作经济论坛”在重庆召开,两岸近百名专家、学者和农民合作组织代表,围绕两岸农民专业合作以及进一步深化两岸农民组织交流与合作的思路、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岸农产品贸易与台商对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种源与技术引进、学术交流与人员往来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说,从今年出台的15项惠及台湾同胞政策措施中可以看到,有7项涉及两岸农业合作;大陆推出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规长达20条……“两岸农业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的重头戏,促进两岸农业合作实谓互惠互利、造福两岸。”

  “两岸农业合作正处于又一个新的发展热潮之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高度评价两岸农业合作发展势头。

  林文漪认为,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经历多年发展,丰富经验值得借鉴。同时,台湾农业企业和农民也需要到大陆寻求投资、发展和创业的机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体现了农民组织化的需求。”

  作为知名农业专家,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农企管理系教授段兆麟多次往返于两岸之间。他在论坛上介绍了台湾农业产销组织高效管理的经验,并期许岛内能以更为开放的态度迎接两岸农业合作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农民合作组织不可或缺

  在论坛上“农会”、“产销班”是台湾农业专家经常提到的词语。台湾各地都设有农会,农民可以自主加入。农会设有辅导科、推广科,为农民提供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此外,农会还设有加工厂,收购农民种植的作物进行深加工,一旦市场行情不好,他们会以保护价收购。同时,农会还可以代表农民向金融机构争取资金,支持新品种、农技推广以及建设厂房等。

  产销班则是直接介入生产销售的农民合作形式。产销班实行产销合一,一般有十多个人,一部分是耕作人员,一部分是行销人员,还有农技人员进行科技推广、辅导,带动农民开发农产品等。

  曾任台湾南投县农业局长的林雨森说,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行了50多年,虽然遇到不少的困难,但基本上运作是成功的,不但农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林雨森还列举了通过合作模式可以获得的诸多效应。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缪建平很有兴致地给记者介绍:“我们在台北农产品第二批发市场参观时看到,那里每日交易1000多吨果菜,大部分是农会组织和青果合作社参与销售的,他们采用拍卖的方式,从早晨4点多到7点,两个多小时就全部结束交易。”

  缪建平说,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和农产品流通制度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农产品联合运销,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增加农民生产经营的收入。他说,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是高度市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台湾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的实践做法所产生的绩效,很值得重视和借鉴。

  为两岸农业合作牵线搭桥

  林文漪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盟就开始了对两岸农业合作领域的关注和研究,近十年来,从与岛内往来频繁的东南沿海省份福建、海南,到中西部的湖北、陕西、重庆,台盟各级组织都投入到了两岸农业合作领域的研究和有关工作中。台盟已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红娘”。

  以重庆为例。今年10月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上,国台办宣布批准重庆市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由台盟重庆工委牵线的乌龙茶加工厂、台湾乌龙茶茶业示范园区、食用菌示范基地等三个项目正式签约,协议资金共3500万元人民币。

  台盟重庆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重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基本覆盖了重庆市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包括柑橘、柠檬、蔬菜、蚕桑、茶叶、辣椒、中药材等20多个主导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新经济力量。截至2005年底,重庆市农村有各种类型合作经济组织7494个,其中专业协会(合作社)4802个,综合服务社2692个;会员142.6万户,带动农户191万户,分别占全市农户数的19.83%和26.56%,即全市近50%农户受益于合作经济组织。重庆市农业主管部门还在全市农村设立了11个农村固定观察点,保持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密切联系,以便强化协调和指导的服务功能。

  台盟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郭理女士告诉记者,台盟北京市委将平谷区作为调研试点区。2004年3月,专家组来到平谷,把乡长、村长以及一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代表召集起来,了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并为京郊农民举办讲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配合生动的实例辅导农民如何进行组织运作,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5月,专家们再次来到平谷区的时候,很多农民跑来兴奋地告诉他们,已经按照上次培训中学到的方法有组织地将农产品收购运作起来了,效果真不错,并向专家们请教遇到的新问题。6月,专家组第三次来到平谷区,进行实地蹲点考察。当专家们得知平谷区的特产大桃由于缺乏市场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难以打开销路时,主动牵线搭桥,帮助平谷大桃协会将产品成功地推向上海大型超市。

  “第一次样品到了上海后,超市马上就发来订单。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特别高兴。从前桃子在地头只能卖几角钱一斤,现在针对市场需求做好包装可以卖几十元一斤,这个实例让农民知道了在销售过程中,如何包装产品是非常重要的。”郭理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近两年来,台盟北京市委调研组帮助平谷区健全了已有的3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新建了19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报记者 徐蕾 文/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芳翼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