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解读
 
 
新农村建设解读:支农政策要完善 力度要加大

  时间:2006-09-12 11:08    来源:     
 
 

 

    在江苏兴化西鲍粮库码头,排队等候交粮的船只好像把空气也搅热了几分。农民王正加高兴地说:“今年麦子不仅产量高,价钱也好。粮库按最低收购价每斤6角9分收,足足比去年高出5分钱。1亩地去掉300块钱的成本,能赚上300多块呢。而且村里来卖粮的人都告诉我了,当场就能拿到钱,绝对没‘白条’。”

    走访各地的夏粮收购现场,都可以看到,政策托市、粮农开心。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也在逐步改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宏观调控中着力加强农业这一薄弱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惠农强农政策,连续出台了3个中央1号文件。这些政策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受益面之广,政策之具体明确,操作性之强,多年没有。

    2003年,围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首次明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首次明确规定今后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2004年的“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451亿元。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部分粮食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5年的“1号文件”,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题,中央首次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首次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首次提出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8个省 (区、市)提前全部免征了农业税。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亿元。

    2006年的“1号文件”,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首次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首次明确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义务教育,首次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延续了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以及市场粮食价格回升和气候比较有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的转机。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加775亿斤,当年增产的数量为有史以来之最;2005年,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粮食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共增产1066亿斤。今年夏粮又实现连续第三年丰收。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314元,达到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两年平均增幅6.5%。

    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因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支农政策要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力度要只增不减。各级政府都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记者 张 毅)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芳翼

 
编辑:system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