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世人瞩目的国共两党首届经贸与文化论坛将于本月十四日在京举行,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问题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此,记者今天采访了中国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何子阳,他表示:“尽管贸易规模偏小,但农业及相关产业已成为两岸经济关系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据他介绍,自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岸农业的交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之前,通过一些专业研讨会和经贸洽谈会以及专项技术合作等,增进了相互的了解。“第二阶段出现在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农产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对方市场。”从去年以来,进入第三个阶段也是新阶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等,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两岸民间人员往来频繁,已形成了多层次、宽范围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渠道。台湾省农会等台湾民间组织与大陆已经建立了热络的联系,都为两岸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为了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大陆方面还先后在福建全省,海南全省,山东的平度,黑龙江的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和农垦总局,陕西的杨陵等地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引进台湾农业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大陆还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的政策,照顾和维护台湾农民同胞的利益,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大陆解决台湾农产品丰产期滞销问题的决心。”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单方面开放市场给台湾农民,去年五月出台扩大台湾水果进口的优惠政策,八月又主动将十五种台湾水果进口大陆的关税降至零税率,并对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涉及的通关、检验检疫等实施便利措施。
“台湾方面最初来大陆的主要是以企业家为主,现在更多的农会、合作社、产销班的具体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的台湾农民。这不但反映出两岸农业领域交往的层次之宽和密切程度,更体现出一种质的变化,说明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已经到了较高的层次。”据去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已有五千余家,合同利用台资四十多亿美元,实际利用逾三十亿美元。
不过,何子阳亦指出,由于正规的贸易渠道不畅通,两岸的农业合作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贸易规模小、深度与广度亟待扩大等。
“两岸血缘相亲、同宗同文,在农业资源要素上具有互补性,能够使两岸农业的竞争力在合作中发展、提高。”何子阳表示,两岸均属小农经营形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各有所长。“以精致农业为主的台湾农业,找到了市场潜力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大陆市场;对大陆农业而言,通过加强两岸合作,部分科技水平得到了提高,生产经营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将大陆的农业资源、劳动力、科研成果与台湾的资金、应用技术、农产品运销等优势结合起来,既可以促进两岸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又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两岸农业因生产结构相同、贸易结构相似、国外市场相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
何子阳对未来充满信心:“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是大势,必定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 尹丹丹
来源:中新社
编辑: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