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从保护古建筑、古驿道、古树和民间文艺做起,为多个徽州古村落制定保护规划,有100多个村庄在古村之外另建新村。目前,该市还结合新农村建设,为乡村4000多幢与传统建筑风格、文化特色不协调的现代民居,添加典型的徽派建筑元素,使新房从外面看起来与当地文脉一致,保留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从而很好地处理了古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
呈坎村是黄山市徽州区的一个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们不急于建什么拆什么,而是先制定古村落保护规划,拂掉“灰尘”,“擦亮”呈坎。
呈坎村党支部书记程银海介绍,这里总共700多户,过去对于一些确需盖新房的农户,也只能采取“堵”的办法加以禁止。2005年下半年,村委会多方位筹措资金、重新规划,在古村落外围的龙盘山下规划一块地,用于农民新村的建设。新村整体建设风貌与古村传统民居有机协调,与周围山水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在造型上传承徽派建筑风格,极具传统民居的风韵。
从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呈坎村又有新的动作,他们筹资140多万元,帮助古民居里的农户改水改厕,清理穿村而过的小河,将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全部铺设在地下。
在古村落里他们既不拆也不建,而是“改”,将157户村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与呈坎古村落传统徽派建筑特色不协调的建筑改成“徽派”,每家都要敲掉贴在住宅外墙上的白瓷砖,并在屋顶的水泥平台上砌起徽派建筑典型特征的马头墙。目前,所有拆、改工作连同部分街巷的青石板路面改造已全部完成。
记者在呈坎村看到,虽然改造之后的建筑和院落难见真正古建的雕梁画栋,但五街九十九巷青青的石板、翘起的房檐还是颇有神韵,青山碧水衬托下的呈坎更显诗情画意。
黄山市文化局局长金涛介绍,黄山市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纳入对县、乡基层政府工作考核范围,要求各有关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承担起古村落保护的相应责任。同时,鼓励农民对古村古建筑整体环境如村前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内古树名木,进行悉心保护。(记者 王立武)
来源:新华网
编辑: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