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赤脚建筑师” 黄声远描绘“田园城市”

时间:2011-09-27 10:10   来源:成都晚报

  “你在城市里所要决定到达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只需要15分钟的车程之内。白天我们可以呆在有7-eleven的城市,晚上我们可以在田野里讲故事,到市政府的路要穿过我家的后院……城市变小了,人们更容易出去,当然也更容易进来。”昨日下午,来自中国台湾的建筑师黄声远,在西南交大建筑学院报告厅,用一场名为“自由的节奏”的学术演讲,向未来的建筑师们描绘着自己心中“田园城市”。据悉,在本届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黄声远及其带领的“田中央工作群”将为大家来名为“原来”的城市设计作品。

  “赤脚建筑师” 

  只做半个小时车程以内的设计 

  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专业的黄声远,目前和一群年轻人工作生活在台湾宜兰,他们的建筑工作室有一个很乡土气息的名字——“田中央”。这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并非黄声远故意而为,他说:“这是我们当初实际工作环境的描述。我们刚开始在宜兰工作的时候,的确是在田地的中央工作、讨论、甚至开会。我们认为要做好一个地方的建筑,一定要扎根在当地。我们这样认为,同时也这样在坚持。”

  虽然黄声远的经历像大多数精英建筑师一样,从名牌大学毕业,到美国留学,然后在国外建筑事务所工作,但他并未从事其他精英建筑师专注的商业建筑设计,而选择了公共设计。目前,黄声远和工作伙伴们一直呆在宜兰这个小镇,做着大大小小的工程,“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也需要的”。

  在演讲中,黄声远透露,他到大陆与很多同行交流后,大家都对他的“田园生活”非常羡慕,但他却不理解。据其描述,他每天上午都会到河边游泳,然后到街边小店喝咖啡、发呆,然后再回“田中央”吃大锅饭,“如果没吃饱再去小店补个餐,才开始工作”。但这并不是黄声远闲适生活的全部,他说:“7点我会回到离工作室十分钟路程的家里,和太太、女儿晚餐,如果还有工作需要,9点半我会再回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工作。”如此“来去自如”的工作生活,正是黄声远想要实现的“小城”梦想。更让人羡慕的是,黄声远目前只做离“田中央”半个小时以内车程的项目。问其缘由,黄声远表示,他希望自己的方案是经过亲身体会后的设计,因此很多需要亲力亲为,需要考虑时间成本。

  从海归建筑师到穿着短裤、拖着拖鞋走在宜兰田间地头,他的形象转变多少有点突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把黄声远称为“赤脚建筑师”:“他们的方法很有趣,不赶什么潮流,像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如果一个建筑师对自己熟悉和关切的生活环境有持续设计的态度,那是更加由衷的感觉。”

  “路变窄、灯调暗” 

  让城市回归“原来” 

  在即将开幕的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黄声远和“田中央工作群”将联合导演江国梁,带来一段6分55秒的影像作品,里面描绘的便是黄声远对田园的理解和描绘。黄声远还专门为这段影像写了一段文字:“自由,是最窝心的生活质量,相互支持、体谅;原来,‘田园’早已跟在这群年轻人身边。”

  黄声远及其团队的成名之作都诞生于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宜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定下“文化立县”的发展策略。1994年,黄声远和同事在宜兰定居下来。1995年,宜兰县政府委托黄声远设计多功能的社会福利大楼。这座合院型的建筑围合出一块中央空地,可以展开各种公共活动,各楼层办公室与走廊都朝向这个广场。该建筑走廊木栏杆上的斜面,可以在观景的时候让手臂自然地斜靠在上面。“田中央的很多建筑和整个社区空间发生更密切的关系,所以很难用传统建筑评论和建筑学去看待。”北京的建筑批评学者史建说。

  在社福馆向河边蔓延,一座“桥亭”漂浮在环河道路上。往相反方向,旧城墙旁的“杨士芳纪念林园”,依照旁边遗址岳庙厢房的宽度,被设计成两栋长形建筑。就这样,“田中央”的建造设计延伸到历史遗产改造、河流整治、城市规划等,也包括马路街角一处旧枕木搭建的花坛。把原来10米的道路变为6.5米,只为了让人有相遇的机会;把城市照明调暗,只为了让鸟儿能休息……这些看似不可理解的设计构思,却正是黄声远实现“田园”城市的脚步。

  在黄声远的构想中,从生活细节往上构架的城市规划,才不会让城市一直膨胀。自由的城市可以让小孩安全地骑车。而且,以前发生过的故事,以后还都找得到痕迹。(记者 滕杨 钟茜)

编辑:程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