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一名女航天员营养师的成长轨迹

时间:2011-09-22 13:59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8月下旬,“天宫”发射的最后阶段,航天员营养师黄贱英面向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此时,她已35岁。一路沟沟坎坎,终于获得了组织和同事的认可。而围绕这个女博士的种种争议,也尘埃落定。她那并不美丽平滑的成长轨迹,为我们做好高学历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留下了诸多思考。——写在前面的话

  8月26日在航天员食堂见到黄贱英,正站在餐桌旁细致记录航天员取餐情况,不时提醒注意营养平衡,神态热情平和,很难把她和“颓废”二字联系起来。就在几年前,她在别人眼中还是“混日子”的。上班迟到早退、常年病休在家、科研毫无建树、人际关系不和,这些印象相互叠加,让航天员中心领导一度对这个女博士失去信心,甚至产生“退掉她”的念头。

  然而,他们终究没有放弃。经过几年持之不懈的思想帮扶和转化,黄贱英不仅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还在航天员营养保障领域融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精神面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启示一:高学历干部渴望被认可,需要施展才华的一片天空

  同事说,黄贱英原本不是一个“颓废”的人,一场变故改变了她。2005年冬天,满腔热情走上工作岗位的黄贱英,遭遇了人生的严冬。在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患上肾部肿瘤,从此陷入悲怆和绝望。病愈后,她像换了一个人,“我身体不好,需要组织照顾。”上班迟到早退,病假事假不断,几年间未发一篇论文,与上学时勤奋上进的表现判若两人。

  对于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黄贱英说:“确实有身体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定位’没找好。”

  原来,博士毕业后,黄贱英想施展抱负,把所学的中药学运用到航天医学中。她先来到保障航天员健康的研究室,发现没有课题可做,于是抱着“药食同源”的想法,又来到航天食品研究室,却发现所干并非所学,迟迟接不上手。一段时间后,她感到了无助和失落,“我不想碌碌无为,但缺乏人指引,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病患降临后,她更是日渐消沉。

  室主任陈斌让黄贱英重新找到方向。他看中了黄贱英不服输的性格特点,放手把航天员营养保障工作交给她。令黄贱英意外的是,陈斌交给她一项开创性工作,把所学的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融合起来,在航天员营养保障方面搞出突破。“这正是我努力寻求的梦想。当时还没有人做这块工作,我一下子来了精神。”黄贱英说。

  有了舞台,似乎就忘了病痛。黄贱英重新活跃起来,查资料,跑食堂,做实验,向同事请教经验,为航天员开设膳食营养讲座。在她的努力下,养生汤、药膳相继研发出来,食疗食养理念开始体现在航天员的食谱中。黄贱英也成了航天员信任的朋友。看着自己的成果派上用场,黄贱英感到了自信和满足。带着这种动力,她又热心地为室里20多位同事建立营养档案,给每人量身定做食谱。

  面对这种转变,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认为,高学历干部大多是带着理想抱负而来,他们有知识储备,但缺乏实践经验。刚刚参加工作,既面临知识能力转化的不适应,也有心态上告别荣誉、从零开始的不适应。我们要善意地帮带指导,用人所长,当好引路人。只有让他们有舞台、有阵地、有自信,才能真正凝聚人才优势。 

  启示二:解决实际困难并不是全部目的,高学历干部期待的是尊重和关爱

  一来到航天员中心,黄博士就被塞进单身宿舍,和别人合住一间房。“我结婚了,一个单间两家人怎么住?”

  黄贱英当时非常失望,她告诉记者,“来了才发现很多条件不如自己想像,即使是博士也没有特殊待遇。”

  她和爱人自己找房,住进了离单位十多公里的清河郊区。“每天上班,早上6点多就起床,换乘两次公交,中间还要步行一站地。一路挤到航天城,下车还要走2公里才到单位。”

  疲于奔波,成为黄贱英迟到早退的借口。室里支部书记何春江劝诫她遵守纪律,黄贱英却强调自己“有病,没房,路远”。有人看不惯,家住在航天城外的干部多了,凭什么博士可以搞特殊?

  何春江没有过分苛责。深入询问后他理解了,黄贱英不是在摆博士的“谱”,而是变相寻求关爱。他告诉记者,“一个博士放弃其他高薪选择,来到我们这。如果关心不够,能叫她没想法?”

  这一年,正好赶上公寓房分配。黄贱英没敢抱希望,“房源本来就少,自己又在外地培训,估计没戏了。”没想到一回到单位,何春江递给她一串钥匙,黄贱英感动得无言以对。从登记、打分到抽签,室里几乎给她包揽下来。细心的陈斌主任还发现了统计数据的误差,帮她找回了分数。

  房子拿到了,室里又帮助她张罗装修,联系营房部门刷墙。得知黄贱英快生孩子了,何春江帮她出主意,“房子简单装修就行了,污染重了怕对孩子不好。”室里的女同志也为她介绍生育经验,减轻对分娩的忧虑。

  点点滴滴的细微关怀感化着黄贱英,她不再觉得孤独,而是以更加乐观的心态融入集体。令何春江欣慰的是,黄贱英生完孩子后,不仅没有再吵着休息,连每天1小时哺乳时间也不多占用,很自觉地赶回办公室。

  黄贱英道出她的心声,“有人说我们高学历干部喜欢提要求,其实我们要的就是一份关爱和尊重。房子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哪里都不好解决,但只要组织为我们设身处地考虑了,我们就打心眼感激。我们不求解决多少困难,求的是心底的温暖。”

  启示三:高学历干部个性独立,春风化雨才能真心认同

  黄贱英曾因疾病对自己绝望,很多人也因为她糟糕的表现对她不寄希望。在几次谈话未果的情况下,曾有领导放出“干脆退回学校”的狠话。

  黄贱英“油盐不进”,一定程度揭示了高学历干部思想教育的困境。政治部主任牟加金认为,硬性手段当然不能少,但如果不顾高学历干部自尊心强、善于自我启发等心理特点,一味灌输说教,往往会南辕北辙。

  长期和黄贱英打交道的室领导深有体会。“黄贱英其实是很老实、很无助的人。她不会主动去沟通,很多事埋到心里。”

  他们于是用真情去感化。当黄贱英躺在病床为自费买的进口药品费用发愁时,航天员中心为她筹措解决了80%的费用。陈斌更是自己花钱买航天纪念品,跑到医院联系医生,像亲人一样关怀备至。

  中心的领导和同事一次次去医院探望,黄贱英感到有些对不住大家。何春江抓住机会启发她,“如果没有单位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吗?”“如果在公司上班,会不会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既然是博士,我们是不是该有所作为?”

  这些话在黄贱英的心里掀起一丝丝波澜。病愈后有一天散步,黄贱英沿着林荫道走,灯杆悬挂的一条条标语进入视线,“你的能量超出你的想象”、“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黄贱英边走边看,猛然间觉得,“这些标语好像是专门写给我的。”

  室里党支部没有抛弃她,拉着她和党员一起参加活动。当时室里除了个别新同志没入党,就剩她一个老大难。全体党员去毛泽东旧居宣誓,何春江也特意叫上她参加。黄贱英犹豫再三还是请了假,她还不是党员,不好意思去。

  那一晚,黄贱英辗转反侧。她想起了自己成长的坎坷,从小在江西农村长大,家境贫寒,自己靠奖学金念完本科,又公费考取了硕士和博士,如今却归于平庸没落。境遇的反差唤醒了心中的斗志,她提笔写下入党志愿,“我懂得感恩,没有党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努力回报党的培养。也许我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但也绝不会碌碌无为……”

  如今,化蛹为蝶的黄贱英已经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她让航天员营养保障更具中国特色。当她在党旗下举起右臂宣誓时,她经历的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更是思想的大彻大悟。董重庆说:“真正能让一个人转变思想,靠的不是外部灌输,而是内在的自我启发。高学历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一对一地做,掏心窝地做。人文关怀不是一句口号,润物细无声的东西更能直抵人心。”

编辑:郭莹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