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酒泉10月30日电(记者李宣良、白瑞雪、黎云)就在神舟八号在发射架上静静地等待升空之时,不远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测试厂房内,另一型号卫星已经开始发射前的调试工作。“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说,“我们已由前几年的阶段性密集发射进入到常态化密集发射状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忙碌景象,是中国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高密度的发射,也给航天系统各部门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2010年,中国完成了15枚火箭、20颗卫星的发射任务,总发射量仅次于俄罗斯,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二。“今年我们要完成20箭、25星的发射,应该还是世界第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说,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真正进入了高密度研制和发射阶段。
“是否完全有能力应对高密度发射?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袁家军认为,“这要求我们能力必须与需求相适应,同时,高密度发射反过来也促进我们能力的提升。”
在袁家军看来,高密度发射至少要求大幅度提高航天产品成熟度、提高科研和生产能力、提高航天队伍能力。其中,提高产品成熟度是重要一环。比如,执行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都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由原来的实验室生产转入到工业化生产阶段。
作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了我国卫星发射总量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看来,“我们每天发射卫星,就如同电视机工厂每天生产电视机一样,这很正常,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酒泉卫星中心今年除了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外,还将发射8颗卫星。“与世界一些著名航天发射场比,我们发射的密度还不算高。”崔吉俊表示,近年来,发射中心从组织指挥模式、设施设备、人员素质到各项保障,都针对任务的发展变化有了大幅提升,完全能够适应常态化高密度发射。
发射的卫星越多,测控和在轨管理的难度也越大。在这次交会对接任务中,测控系统首次实现了由树状结构向网状结构的全面转移。通过运用IP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扁平化测控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永远在线的测控中心”。 载人航天工程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表示,“这一系统投入使用后,我们就可以零准备时间地同时适应多任务。”
“我们在航天领域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能说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只能说,在某个方面,有我们自己的特点。”崔吉俊说,“高密度发射,尽管我们航天人很累、很辛苦,但为了尽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