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织天网保“天宫”——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技术协调人员工作侧记

时间:2011-10-05 15:38   来源:新华网

  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秦宪安 摄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题:巧织天网保“天宫”——测控通信系统总体技术协调人员工作侧记

  田兆运、林利栓

  当举国上下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上时,他们是远离鲜花和掌声的幕后无名英雄。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里、在技术协调室、在通信业务协调室等地方,处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王瑞军、彭利文、刘世勇、郝玉涛、张凤仙、张兵山……这一个又一个很少为外人所知的名字,所肩负的却是保证天宫一号测控通信系统良好运行的千钧重担。

  他们是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总体技术协调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参与完成者,他们熟悉各自分管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各项环节。在天宫一号及交会对接任务中,他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操作,却要作为任务保驾护航人员在各个关键岗位上发挥作用。

  工程师刘世勇是飞控大厅总体技术协调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里最年轻的专家,他的重点工作是要完善对各过程的计算分析,以保障与各相关单位顺利开展总体技术协调工作。

  从天宫一号发射进入准备状态开始,他就时刻监视着显示屏上的各种数据,了解和掌握运载火箭、天宫一号和发射场区设备的技术状态。在火箭点火、起飞的那段时间里,他全神贯注地盯着不断更迭的数据,从密密麻麻的数据中判断着火箭飞行轨迹的状态。随后,他还要根据火箭关机点的参数和天宫一号入轨初期的地面测量参数,判断天宫一号是否正常入轨,并据此开展后续技术工作。

  高级工程师张凤仙的岗位在飞控大厅旁边的通信业务协调室。他要关注的是通信网络的全网运行和天地通信质量情况。所有的通信信息都在这里汇集,语音调度和图像的质量可以直观地听到看到,天地通信机房中的IP网络管理系统以及所有计算机上的数据都能帮助他把握通信状态。

  通信系统早已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现在的任务就是确保这种状态。万一电路出现异常,抢代通方案会立刻出马;万一设备出现异常,应急预案就必须启动。对张凤仙来说,发射成功,只意味着通信成功完成了一部分工作。在天宫一号运行的两年时间里,要自始至终保证它与中心、测站的良好通信状态。

  与飞控中心近在咫尺的中继卫星中心机房的技术协调人是郝玉涛,通过计算机和四块屏幕,他正密切关注着首次正式投入使用的天基测控通信系统──中继卫星系统的工作状况。

  火箭发射时,中继卫星终端还在沉默,直到天宫一号在火箭的托举下进入轨道,中继终端才开始加电,中继天线缓缓打开。郝玉涛的心情也一点一点地随着中继卫星工作的行进舒展开来。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