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迎来“高强密度时代”——改进型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谈火箭的组织管理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王敏)“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随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大幕拉开,长二F这个以发射载人飞船著称的“神箭”也迎来了它的“高强密度时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介绍说,应对高强密度发射的首要之招便是火箭组批生产。
在正常情况下,一枚长二F火箭的生产周期是3年。而若采用组批生产,火箭的平均生产周期将大大缩短。“组批生产既能满足高密度发射要求,又可以避免火箭多种状态,便于对产品质量进行统一控制。”刘宇说。
其实,对于长二F火箭来说,组批生产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执行“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4枚长二F火箭就是同一批次生产的。
据了解,此次执行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5枚火箭也属于组批生产。其中,2枚用于发射目标飞行器(包含一枚备用),3枚用于发射神舟飞船。3年前,单枚定制的神舟七号载人火箭完成使命后,研制队伍就开始着手这一批次火箭的生产了。
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为了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火箭研制人员对传统状态下的长征二号F火箭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但考虑到名称的延续性,并没有更换火箭的姓名,只是将之称为改进型长二F。
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整流罩长12.7米,最大直径达4.2米,是我国目前在役运载火箭中最大的。不仅如此,整流罩的设计还采用了流线式的冯·卡门曲线,在我国运载火箭中属于首次。
由于飞船入轨精度要求提高,火箭采用了新的制导方案;由于对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火箭助推器氧化剂箱的前底由椭球底改为锥形底。
它几乎是一枚全新的火箭,分为发射目标飞行器和飞船两个状态,运载能力分别为8.6吨和8.1吨。“这两种状态可以稳定地使用至少10年。”刘宇说,“这为长二F火箭的组批生产提供了大前提。”
据了解,组批生产的5枚火箭,在工作进度上各不相同。“在长二F火箭的高强密度时代,优化工作流程显得非常迫切。”刘宇说。
早在3年前,火箭研制队伍就做了一个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策划方案,通过合理安排把任务有效分解开,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研制过程中,他们还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将工作效率提高不少。比如将5发火箭进行分组,每组中的火箭同时进行验收等。这些措施为5发火箭研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研制队伍一直按照首飞的标准对改进型长二F火箭进行质量控制。首飞是指航天型号首次飞行。按照首飞标准执行,给长二F火箭队伍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却为火箭质量和安全多上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