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后危机时代,江苏靠什么赢得未来?
“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是江苏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省委书记梁保华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的讲话,首次将创新型经济提升到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
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创新型经济看江苏》系列报道,从产业、企业、人才、产学研结合、高新园区等视角,全面展示江苏创新发展的现实模样。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我省刚刚破题,我们期待各地创造更多更好的做法和经验。
从韩国转型谋变造就“汉江奇迹”,到日本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快速崛起,一部创新发展史正在各经济体不断复制。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增创新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抢占制高点。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科技部门先行培育、企业创新驱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正引领江苏创新型经济驶上发展快车道。
危机中,新兴产业挑起“保增长”重任
记者岁末来到位于泰州医药城的江苏省干细胞库探访。说是“库”,其实就是一个个冰箱。“可别小看了这个‘冰箱’,效益抵得上一栋几千平方米的大楼。”干细胞库负责人叶圣勤告诉记者。
一个冰库堪比一栋楼,一栋楼又造就了一座城。泰州医药城从引进研发机构和创新成果入手,短短三年多就在全国100多家医药园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中,医药城去年依然吸引了超过100家新企业落户,产出200多项创新成果。
“发展创新型经济,就要抓医药城这样的产业集聚性强、以研发创新为带动的项目和产业。”省科技厅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始于大面积抓科技成果转化。早在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迄今引导社会总投入293.11亿元。一大批高水平技术成果迅速实现规模产业化,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以新传感网为代表的IT通讯产业等一批高科技新兴产业,正挑起江苏“保增长”的大梁。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8年第四季度,全省新兴产业增速达25%-40%,对全省规模工业产值增长贡献在35%以上。去年以来,新兴产业增速又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速度。
“从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看,必须加强创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认为,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可能推动产业革新,支持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
事实上,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极已浮出水面。
全省光伏太阳能电池实际产量占全国60%以上、全球15%左右;
风力发电装备生产骨干企业100多家,高速齿轮箱、叶片、轮毂和回转支承等关键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80%;
节能环保产业拥有2000多生产厂家,占据全国五分之一;
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医药产业总量规模占全国11.5%,制剂、抗肿瘤药、抗肝炎药、医疗器械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踏出了江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铿锵步点。去年全省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呈现“四个提高”的积极变化:一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每年提高0.1到0.2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30%,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三是新兴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38%,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四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产出占本土工业企业产出比重达45%,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
除了已成规模的六大新兴产业,我省正在氢能、超导材料、机器人、有机发光显示等领域,对下一轮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首次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