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江苏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核心经验在哪里?
7月上旬,得江苏经济报鼎力支持,本报派出4位记者,从苏南的苏州、无锡,到省会南京,再到苏北的徐州,深入企业、园区,走访政府部门,试图通过不断的观察与思索,探寻答案――江苏何以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弯道超越”?
我们发现,江苏不仅仅是在为当前的经济增长而上下求索,还在为今后的发展谋篇布局。当地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招商引资,而是通过引进领军型科技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户一个高科技项目,发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抢占决胜未来的“制高点”。其今日的超越,源自昨天的蓄势;今日的转型,将使其成为明天的领跑者。而这,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创新。其背后是,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对知识、人才的由衷尊重。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出赴江苏采写的5篇稿件,以飨读者。
7月的南京拉响了高温警报,对于江苏的创新型经济而言,也持续着前所未有的热度。
江苏是先行者之一。行走在江苏各地,可以深深感受到经济转型阶段的活力。在江苏人看来,江苏经验的核心价值是求新求变的创新思维,这是原动力所在。
正如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的比喻:“经济转型就是‘换车’,不把拖拉机换成轿车,就上不了高速公路。这个转不容易,在‘新’字上做文章是关键。”
“江苏最近提出重点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江苏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次机遇
“地铁11号线想通了,你想通了吗?”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通往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的道路一侧,江苏打造的花桥国际商务城,与上海仅一街之隔,同上海轨道11号线对接。这句企业宣传式的广告语,无疑提示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转型的道路上,江苏“想通”了吗?
今年5月底,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江苏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梁保华一语中的。
经济转型,对江苏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了。在江苏发展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他们走出一条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他们又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摸索出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新路。抓住这两次发展机遇后,江苏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核心即是发展创新型经济。
一位无锡企业家向导报记者感叹说:“政府看的是明天的东西。”来来往往的车辆穿梭在沪宁高速公路上,一系列发生在江苏的变化,正强烈吸引着外省市的目光。全国各地的“取经者”纷至沓来,单单花桥国际商务城4天内即接待了数十个考察团。
“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GDP接近6500美元,江苏总体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葛守昆说。靓丽的成绩单受人瞩目,但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和环境即将进入“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环境资源代价突出。江苏在试图改变。
“随着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不同,环境承受能力日益脆弱,旧的增长模式已经不能简单复制。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企业的利润变薄。”钱志新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已十分明显。“内外两大因素决定了非转不可。”
压力,与动力同在。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改变,执政者开始思考谋变的路径,落脚点则从产业结构寻求突破――6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文件已出台。三大计划的实施引人关注,江苏加快结构调整的思路清晰起来。
转型“路线图”
先人一步的江苏人这样理解转型:必要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要放弃既有的东西,这条路很漫长。
“从宏观来说,发展创新经济的内涵是发展动力点的基本转变,即从要素启动到创新启动,改变过去以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作为动力的发展方式,这也是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根本性转变。”至于具体如何转型,钱志新给出的“路线图”包含5个层面――产业、企业、人才、资本和机制。
产业的背后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人才,江苏将人才作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支撑。6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靠人才“第一资源”引燃“反应堆”》。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曾指出:“对于江苏这样自然资源比较匮乏的省份来说,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是最可依靠的优势。”
“530”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是无锡诚邀海外人才的一张“请柬”,它在“批量”复制着“施正荣模式”。一位无锡市的政府官员告诉导报记者,“当你来到无锡,不是意味着能拿到更多的钱,而是创业成功的几率更大。我们是给科学家提供企业家的芯片,让他们成为创业家。我们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
高层次人才是“转型之要”,而转型的主体则有两个:政府和企业。导报记者走访徐州市一些企业时,有企业家坦言:“企业升级不是靠买设备和增加人手,应当从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上升级。”“企业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钱志新认为,“目前是新科技大创业的时期,企业应纵向发展,而非横向,广种薄收是不行的,要精耕细作,做深做专做精。”
此外,江苏不少企业的发展了还获得了风险资本的青睐,它们背后都有着VC/PE的身影。在苏州工业园区已集聚了29家创投企业,煞是热闹,创投资本达到83亿元。而政府则创新体制机制,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在投入上亮出大手笔:2009年,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68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突破2%,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各地都在加快转型。江苏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上要加快,只有这样长期才能看到效果。”葛守昆认为,江苏需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兴起,同时第二产业的附加值要提高。
产业结构突破
站在江苏版图上,苏南的经济腾飞得益于天时地利之便,而作为另一极的苏北也在淘汰和调整落后产能,为发展新兴产业腾出空间。“腾笼换鸟”的调整使工业重地同样分享到了经济转型的盛宴,这样的转身无疑增添了竞争的砝码。
2009年,江苏GDP增速12.4%,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在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张卫东看来,江苏2009年经济增长强劲,除了投资贡献大以外,还有就是新兴产业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言不虚。数据显示:江苏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六大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52万亿元,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一举超过20%,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10%以上。
“每个经济周期都有一两个领头产业来带动。”作为江苏新兴产业的积极推进者,2004年钱志新向江苏省政府提出要将以光伏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带头产业,得到了时任江苏省省长梁保华的首肯和支持。
发展新兴产业,江苏依然执著地走在路上。根据“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描绘的蓝图:到2012年江苏省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增长点。
在通过新兴产业“增量调整”的同时,形成服务业相应的配套优势,是“三大计划”的又一重点所在。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江苏GDP的比重达到39.8%。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江苏省提出的服务业发展目标中,服务业水平的提升速度要高于制造业。“我们并不是要压制制造业的发展,而是要更快地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