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要 闻 动 态 神七航天员 视 频 各方反应 专家话神七 图 片 中国航天 世界载人航天发展 航天小知识 神舟飞天历程 祝福神七
 
 
 
 
世界航天发展史里程碑:载人航天-登月-空间站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期:2008-09-18 14:20

 
 

  千龙网讯 航天技术是当代高科技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在苏联和美国上个世纪先后研制和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航天技术开始朝着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化方向发展。出于扩大政治和科技影响考虑,苏美在继续发展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探索空间应用的同时,载人太空竞赛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拉开了序幕……

  历史实现人类几千年登天飞行的梦想

  20世纪60年代苏美太空竞赛最重要的项目是载人航天, 两国正是站在政治和战略高度上看待载人航天的。

  1961年4月12日,苏联人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升空。这次飞行的成功,标志着人类终于挣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了登天飞行的理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69年7月16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一枚土星V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点火发射。飞船绕月飞行20多小时后降落月球表面,然后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阿波罗”11号飞船终于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完成了空前的登月壮举。

  2O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航天技术的深化发展、空间应用化愿望的增长和太空竞赛意识的减弱,苏联和美国都开始了空间站的规划工作。在载人空间站研制和运行方面,苏联(俄罗斯)取得的成就最大,影响也最大。自1971年发射第一座空间站至今,共发射了两个系列8座空间站。

  从人造卫星到宇宙飞船,再到空间站,所有航天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从扩大航天规模、降低发射成本和提高适应性考虑,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从1973年铺开。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进行首次轨道飞行。1982年11月,“哥伦比亚”号正式投入商业飞行。尽管美国航天飞机发生过两次灾难性事故,但它运行22年的杰出表现仍令世人瞩目。

  现在建立人类太空长期驻留的前哨站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天空实验室虽然属于试验性空间站,但取得的成果却相当振奋人心。对于太空科学和应用研究来说,尽可能长地驻留太空是一个基本要求。利用载人飞船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空间站是提供宇航员长期进行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唯一航天器。

  正因为空间站的巨大应用潜力,美国宇航局一直没有停止大型空间站的概念研究。继1972年空间站应用舱的研究结束后,宇航局继续探讨未来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计划的成功使宇航局上下为之振奋,未来空间站的探索工作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几年的规划,美国宇航局提出了未来永久性空间站的大致设想。

  1993年9月2日,美俄签署了两国共同发展国际空间站联合声明。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共同建造。加拿大和巴西也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一系列小型硬件设备。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舱送上了太空。此后,在空间站乘员不断更换过程中,各舱段和其他硬件的发射一直在进行。

  国际空间站将于2005—2006年建成,届时它将由12个舱段组成,总质量达450吨左右,使用空间达1100立方米,平均运行高度为350千米,寿命15年。它将成为人类在太空中长期驻留的前哨站,对未来的太空探索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标志着航天发展的一个新时期——航天技术应用化发展时期的开始。它的建成对空间产品的商业化、空间科研的纵深化以及天地往来的例行化,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进一步实现载人航天的飞跃式发展

  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就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许多设想和预测,但大量的设想只有技术基础而无现实的需求。这些设想主要有:载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移民点、近地轨道移民、载人火星飞行、改造火星环境、载人恒星际飞行等等。从技术的现实性、社会的需求性以及经济的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察,近期最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大型空间站为核心,利用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作的综合载人航天设施。综合载人航天系统逐步完善后,也可成为进一步拓展载人航天的起点。(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