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将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转化为中华文化软实力
继《转山》《五月天追梦》《翻滚吧,阿信》之后,一部名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台湾青春电影,时下正在大陆热映,票房高涨。春节过后,两岸合拍的首部以大陆青年赴台“个人游”为背景的小成本电影《宝岛大暴走》也将在大陆公映。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升温。电影,仅仅是大交流、大合作中的一个缩影。进入2012年,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否再创一番新景?
文化交流合作迈向产业化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大陆“十二五”规划工作全面铺开,台湾的“黄金十年”发展构想逐步付诸实践,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绕不开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与大陆相比,台湾的文创产业起步较早、经验丰富。以台北市为例,一项统计显示,在就业方面,早在2001年台北市文化产业领域就业人员就达近29万人,占该市总就业人口的17.7%.新媒体、广告、音乐及出版产业多集中于台北市的核心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已较早地成为了城市的经济支柱。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董事长王志刚认为,两岸经贸合作的红利如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企业家和创业者应善于依托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台湾在文创设计、文化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智慧财产权(即知识产权)等方面先行一步,累积了不少经验。现在“登陆”的台商不分先后,如果希望与大陆内需市场亲密接触,文化创意产业不容错过,这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炙手可热的行业,可与大陆互利双赢。
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俞新天分析,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和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鼓励文化产业发展,释放了一系列“利多”.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具有“自下而上”的深厚基础和强烈需求。特别是2008年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红利”正逐步显现,“追求社会稳定、和平发展”是两岸人心所向,更是两岸携手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早在2008年举行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文化产业合作就成为当时“文化沙龙”的讨论热点之一。2009年7月在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为将两岸文化人的美好畅想化为共识,有关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7条共识被列入《共同建议》;2010年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又新添文教交流的10条共识。
2010年9月,文化部部长蔡武访台参加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时,就努力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明确提出四项建议和意见。其中一条特别强调了“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蔡武说:“我们将大力支持两岸各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资源、创意、资金、人才、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将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转化为中华文化软实力。”
而今“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已“梅开二度”,台湾文创企业在“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和“北京文博会”不仅参展数量大增、曝光度高,实质性的合作达成率也在逐年上升。
俞新天认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合作无疑是今后几年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由企业、民间社团、产业园区、商家、消费者等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合作,形成突破的可能最大。
“在文物博览、展览陈列、舞台艺术、电影、电视、动漫、出版等领域的合作,可能需要逐一实现突破,逐步形成一批堪称经典的两岸重大合作项目。”她这样预计。
孕育共同品牌和共同市场
2011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热演上百场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吸引了不少长期在大陆生活的台湾观众。这部大陆发起创排的音乐剧,起用了张芳瑜、曾慧诚等台湾青年演员担任主角,黄诺行等一批台湾资深舞台技术人员为演出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成为两岸文化合作的一段佳话。
尽管在欧债危机笼罩下,全球经济前景不甚明朗,但这也往往就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未来几年两岸能否孕育出共同的文化品牌和共同和文化市场?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此充满遐想。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震撼全场,世博会后这幅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的巨型电子艺术作品,马不停蹄地在台北、台中两地展出,累计吸引超过130万人次参观。
上海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文辉日前在回顾2011年沪台文化交流成果时表示,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营造和推广的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其文化传播力超乎想象。
如其所言,这幅《清明上河图》不仅为岛内民众喜闻乐见,其技术研发团队大陆水晶石公司也受到台湾业界尊重和推崇,为今后两岸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台湾着名动画导演蔡明钦两度与大陆的“动画摇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合作,先后创作了《梁祝》和《少年岳飞传奇》两部大片,而今更多的岛内动漫人开始“西进”大陆,寻找合作伙伴,为两岸市场打造新的文化品牌。
依托两岸人才和资源推出中文版《妈妈咪呀》的亚洲联创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总结经验时提出,如果两岸演员、技术团队的合作模式,今后能通过更成熟的机制逐步固定下来,在两岸合力的作用下,有望诞生更多具有超越性的经典作品。
上海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严泉认为,2008年以来,两岸既有的文化交流成果,已经为催生两岸共同的文化市场创造了条件。他建议,两岸取长补短,发挥在文化资源、市场、人才等领域的优势,共同制定产业合作规范、标准等;共同培育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世界知名品牌;共同建设文化消费市场;共同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的尖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同属于两岸的共同文化市场则水到渠成。
凝聚中华文化的共识
2011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提出“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炎黄文化、孔子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妈祖文化……在两岸恢复民间交流交往的20多年间,都曾成为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而今在文化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两岸能否进一步凝聚中华文化的共识,为民族复兴而携手努力?
对此,专家学者提出各种建议。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是较早关注进一步凝聚两岸文化认同与共识的学者。他认为,现阶段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正不断扩大,文化交流正逐渐向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结构推进。
辛旗还提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重塑中华文化影响力,应当是今日两岸同胞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肩负的共同责任。他还建议,两岸双方之间可以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从制度上保障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可持续性,推进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进而惠及两岸民众。
俞新天教授建议,两岸除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还可以联合赴海外进行文化推广活动,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在携手“走出去”的双向互动中,增进彼此的默契与共识。
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林明月前不久在上海市两会上建议,今后一个时期,可以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她设想,两岸的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可以围绕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商管道,包括设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在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方面鼓励设立文化交流专项基金;建立两岸文化人才交流交往的常态化机制等。
林明月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自海外归来、扎根大陆的老台胞,她动情地说,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归根结底是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问题,是两岸同胞“心连心”的问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辛旗认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依然任重道远,今后还需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记者 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