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客运包机在春节包机的基础上,增开清明、端午、中秋包机。消息传来,大陆台胞反响热烈,这其中有高兴,有遗憾,更多的是期盼。
记者车晓蕙在广州报道:听到两岸客运包机有新进展的消息时,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吴振昌正在前往香港的路上,他连说三声“太好了!”
“这是我们盼了很多年、努力了很多年的消息,包机实现节日化,对重传统的台胞来说意义重大,让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人情味。”吴振昌说,“包机实现节日化后,我们更希望有关方面进一步推动,实现周末包机,定期包机,每天固定时间的包机,最终实现全面、直接、双向的直航,希望这一进程能够加快。”
记者余瑛瑞在厦门报道:听到两岸节日化包机排定的消息,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曾钦照并不是很开心,“因为与台商的心理预期还有很大的落差”。
曾钦照说,今年端午节回台湾时在台北的大陆台商座谈会上,台湾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讲,关于两岸“三通”的事情很快就会有较大幅度的开放。“以为多年来的诉求终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即便是不能两岸直接‘三通’,最起码也是年节假日、周末可以直接往来两岸了”。
曾钦照说,台商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海峡两岸全面开放“三通”。他说,厦金海上客运直航“小三通”已经5年了,每年取道“小三通”往来两岸的台商台胞大幅上升,从来没发生过任何问题,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大的突破。
记者冯亦珍在上海报道: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台胞闻讯后非常兴奋。在昆山翊腾平面显像有限公司任公共行政处长的陈修博说,听到增加节日包机的消息,公司员工都说太好了。“春节包机从2003年开始飞,但对我们公司的台商来说,工作、放假时间点与春节包机的航班时间常配不上,我到现在没乘过一次春节包机。现在增加了节日包机,当然是件好事。”
陈修博表示,非常希望两岸包机能尽快常态化,“那我们就更方便了”。
记者石永红在南京报道:南京台商对节日包机的推出表示欢迎。南京利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越梅对记者表示,节日包机的推出,使台商在往返台湾时省了时间也省了钱。她粗略算下来,乘坐包机可以节省1000多元人民币。而且时间上也大大节省,方便了许多。但她也对包机地点中不包括南京表示“沮丧”。
南京市台商投资协会副会长海中天表示,节日包机“绝对是一件好事”,南京台商将争取使包机航点扩展到南京。
记者张舵在北京报道:“这个当然实用啦,我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坐过包机,但听到这样的消息还是觉得很高兴。因为过节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要早点回家。”在北京经营台湾水果的台商吕政佑对记者说。
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执行副总裁王朝龙认为,包机节日化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现在节日有包机了,那么发展下去的话可能就会有周末包机,然后直航就会顺理成章,我很高兴看到这样一步一步的开放。”
王朝龙说,对于他们这些在大陆工作的台商,转机不光浪费金钱,更浪费时间。“如果直航的话,我周五晚上就可以飞回家,然后到周一再赶过来工作,这样也可以多一些和家人相聚的时间。”
大陆学者:“步子小了点”
由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协商达成的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方案14日发布后,此间台湾问题专家纷纷表示肯定,同时期望台湾当局能够顺应大势,继续推动两岸直航。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对新华社记者说,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无疑对于促进两岸交流有正面意义,可是相比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多年来最为期盼的两岸直航、“三通”而言,14日宣布的这些好消息仍旧“来得迟了点,步子小了点”。究其原因,在于台湾当局总是出于政治考虑加以阻挠。
郭震远认为,近年来两岸春节包机的实践证明,两岸直航从技术层面而言早就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由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来协商相关问题也是务实可行的。直航迟迟无法达成,关键是台湾当局有意拖延、阻挠。两岸交流、交往是大势所趋,即使有人想拖延,最终也不得不放开,因此早放开比晚放开好,直接通航比曲折通航好。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表示,近年来两岸春节包机一次比一次有进 步,受到了舆论的热烈关注,而两岸春节包机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又使两岸民意有了更大期待。因此这次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就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达成共识可谓顺应民意,也是朝两岸最终实现全面、直接、双向直航又迈出了一步。
孙升亮认为,两岸包机从春节包机这个个案变成现在涵盖4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局部安排”,是可喜的进步,反映了大陆方面推动两岸直航的诚意。事实证明,不管岛内形势如何变化,只要是台湾同胞有需要的,大陆方面都会尽力推动。反过来说,只要台湾当局能放弃政治方面的考虑,两岸关系就会向前走,直航和“三通”就可以早日实现。
孙升亮说,在实现了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之后,两岸民航业者目前希望包机能够周末化乃至常态化,最终实现直航。要达到这一目标虽然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却是历史的必然。
岛内业者:“没鱼,虾也好”
由两岸航空业民间组织协商达成的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方案14日一经公布,立即成为台湾舆论的焦点。岛内各界对包机新方案表示欢迎的同时,期盼着台湾当局能更加务实地推动包机常态化,并加快开放大陆人士赴台观光。
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等安排。发布会结束不到10分钟,台湾中天新闻的节目主播立刻以“最新消息”的形式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
台湾航空业者对新的包机安排纷纷表示欢迎,台湾“中华航空”公关处处长孙鸿文表示,只要作业及时,节日客运包机将在今年中秋节首次成行。但是业者们也对专案包机限制较多、没有实现包机周末化等表示遗憾。
岛内航空业者认为,节日包机很难达到规模经济,但无论如何,“没鱼,虾也好”。台湾长荣集团副总经理聂国维说,未来还是希望货运常态化、客运朝周末假日包机努力。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表示,乐见包机方案有所进展,但遗憾包机仍未实现常态化。他说,此次包机新方案的开放幅度仍偏低,尤其是专案货运包机设限太多,实际受惠的还不及两岸双边货运总量的百分之一。他建议台湾当局持续推动客货运包机的常态化,并加快开放大陆人士赴台观光。
国民党籍多位民意代表表示,希望台湾当局不要以这次小幅度开放为借口,来延迟更大幅度开放的脚步,应提出包机周末化、常态化时间表。亲民党民意代表李鸿钧说:“两岸三通不能打点滴,而是要灌猛药”,当局如果真的想做事,就应该推动周末包机,使台商每周都可回家,那样才有实质意义。
对于此次一并开放的两岸紧急医疗救援包机和残疾人包机,台湾舆论给予积极评价。岛内有救援组织估计,目前每年约有100多名台湾人搭包机自大陆返台就医,医疗救援包机启动后,可以为这些乘客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费用及时间。
(来源: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
编辑:越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