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 闻 | 视 频 | 最新消息 | 三大议题 | 三大亮点
各方声音 | 惠台措施 | 图 片 | 座谈简介 | 日程安排 | 朱家角镇概况 | 两岸农业交流20年
  首届“两岸乡村座谈”活动 --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

两岸乡村座谈 大陆学者提出乡村旅游发展十大要素

时间:2009-07-21 23:22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7月21日上海消息 两岸乡村“新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议题座谈21日下午在上海朱家角镇举行。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教授朱启臻在会上发表“以社区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农业”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乡村旅游之所以发展迅速,是适应城市居民缓解工作紧张、平衡城市压力而寻求休闲、放松身心等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服务形式。

  朱启臻教授认为,健康的乡村旅游应以特色社区农业资源为依托,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并提供了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十个要素:

  第一,以城市游客需求为导向。以乡村旅游为目的的乡村建设一定要研究城市居民的需求,从城市人需求的视角来发展和建设新农村,而不是按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改造农村。因为差异性和互补性是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

  第二,以特色农业为依托。乡村旅游没有农业是难以持续的,旅游农业是高质量的农业。如发展绿色农业或有机农业,充分利用社区当地特色的种质资源,以追求产品质量而不是数量为目的,生产高质高价的农业产品。

  第三,发展社区农产品深加工。这种加工工艺是传统的,但是是有特色的;这种加工是小作坊式的,但是是高品质和让消费者放心的;并且蕴含着丰厚的农业文化。

  第四,农产品直销。减少销售环节或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对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实现了由田间到餐桌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也可以通过乡村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的对接,实现农产品的直销,避免中间环节过多的利润损失;

  第五,重视乡土知识的运用。既要发挥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减少化学品的投入;乡土知识是保护和继承农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六,充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如优美的乡村风景、田园风光、农业景观等,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第七,充分挖掘农业的文化功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农业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成分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农业文化不仅包括农业劳动方式、生产经验、农具、特色种质资源、特色农产品等,还包括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第八,开发农业的教育功能。农业劳动是与大自然的交流,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和陶冶情操。如体验农业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善待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勤劳、节俭、循环利用思想;锻炼耐力与忍耐品质;培养诚实、感恩和祈福的情操以及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等。

  第九,发现农业的健康功能。农村固然可以为游客提供新鲜的空气,轻松的氛围、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丰富性、完整性和前后关联的连续性,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和节奏,是完整人性的体现。人类世界的身心健康只有在生活多样性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农业劳动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征,有利于人性的全面发展。

  第十,快乐农业。旅游农业是快乐农业,不仅对游客是快乐的,对旅游农业的经营者和劳动者也必须是快乐的。

  朱启臻教授指出,要实现以上十个要素,就要充分认识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研究农业的本质,发现农村的价值,只有赋予农业和农村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建设魅力乡村,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农业、关心农业和尊重农业的氛围。(记者 邵磌 肖燕)

编辑:邵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