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旅游发展新的内涵和任务。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强城乡交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都能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是发展方向的引导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将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的贡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要注重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城乡互动,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体现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现有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今后工业时代,第三产业将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农业发展应与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乡村旅游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风貌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优势。同时,乡村旅游与农业的发展互动,对丰富旅游活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是资源利用的依托关系。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赖于乡村良好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田野风光、村寨文化特色、地方民俗风情等为吸引物,能够向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学习购物等旅游活动。而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大发展的,因此乡村旅游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更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当前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阔了发展空间,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个方面也才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
二、苏州吴中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我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了一批具有吴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突破点,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全区规模以上乡村旅游区(点)已达10多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形成了以未来农林大世界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农业游,以旺山生态农庄为代表的农事体验游,以明月湾、三山岛为代表的农家乐游,以光福船餐街、藏书羊肉街为代表的“渔家乐”、“羊家乐”游等产品产业集群,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一是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区利用庭院、湖塘、果园、花圃、古迹等农、林、渔业资源优势和乡村风土民俗特色,开发建设了一大批乡村旅游区(点)。旅游业不断切入农业,实现与“三农”的直接对接,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二是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旅游接待增长迅猛。随着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健康休闲、回归自然的旅游度假方式已成为新的时尚。我区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吴中特色乡村旅游正日益受到上海、杭州及周边省区、市游客的青睐,接待总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07年乡村游接待达110多万人次,占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次的12%以上。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道路硬化率不断提高,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标志牌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种乡村度假别墅、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等旅游服务设施,既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我区还积极探索了星级农家乐等先进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四是发展热情日益高涨,乡村旅游后劲十足。现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区(点)正积极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呈现出滚动发展的局面。新上乡村旅游项目竞相开工,抓紧建设。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途经,缓解了就业压力,拓展了致富渠道。如三山岛当年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从事乡村旅游开发。五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推进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农村生活风貌,传播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环境条件逐步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区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由于乡村旅游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市场意识有待增强。乡村旅游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渐成气候,但是,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与集体促销的积极性,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较低。四是策划、管理人才匮乏。把握乡村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包装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严重匮乏,造成一些乡村旅游区(点)规划布局不够科学。有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服务不规范,小农思想较重,缺乏全局和长远观念,有时甚至出现拉客宰客等现象。五是产品品质急需提升。目前,我区有的乡村旅游产品还比较粗糙,挖掘民风民俗内涵及体现知识性、参与性等方面还很不够。尤其是有些农家乐,“农”的味道不够浓、“家”的环境不够雅、“乐”的项目也不够多。
三、苏州吴中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目前,乡村旅游在很多欧美国家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意义巨大。作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领域,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因而首先在政治层面得到有力扶持。促进吴中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要在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设置乡村旅游发展补助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发挥农民作用关系,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只有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将乡村旅游充分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先规划、后开发,无规划、不开发”的观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当前,吴中发展乡村旅游要高起点规划,统筹城乡规划编制,抓好新型村镇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壮大特色经济;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筑“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格局,开展“以旅助农、以旅兴农”活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三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和保持本色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吴中乡村旅游开发,应将吴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吴地人文、民俗、历史内涵,突出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各种形式的“农家乐”,要突出特色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对于现代科技、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对于现代新农村、古镇古村、生态农庄等,要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
四是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开发是最富成效的保护,保护是最具远见的开发”。发展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乡村旅游,要大力倡导“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浪费和破坏。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大直接关系到游客和农民身心健康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导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农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把吴中乡村旅游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