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两岸新闻交流的第20个年头。从无到有、由浅及深,两岸新闻交流合作经历20年的成长,就如初生的婴孩,如今已是风华正茂,满怀着冲破束缚、大步前行的力量。
07年11月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举办“纪念海峡两岸新闻交流20年座谈会”。会上,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表示,20年来,两岸新闻交流历经波折,但脚步从未停止。近年来,两岸新闻交流加速发展,交流人数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拓展。截至2006年底,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已达13800多人次,大陆记者赴台采访也达到700多人次。两岸新闻交流20年的成果,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对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促进两岸其他领域的交流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2007年,两岸新闻交流持续热络,中共十七大对台湾媒体秉承了更为积极开放的立场,面向2008年,两岸新闻交流期待着更大跨越。
关键词: 二十年 十七大 不平衡 跨越
大陆秉持积极开放立场 两岸媒体交流热络

资料图: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2001年2月8日离开北京,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陈斌华清晨乘CA101航班飞经香港,当天抵达台北,开始新世纪台海两岸倍受关注的新闻之行。 中新社发 贾国荣 摄
2007年,对于新闻交流开放,大陆主管部门继续秉持的积极开放立场。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中共十七大期间,报名采访的港澳台地区记者共计348人。会议期间,大陆对于境外记者的采访提供的服务和所体现出来的更为自信和开放的胸襟,也赢得了台湾记者普遍的肯定。
大陆官方不但全力为台湾记者的采访活动提供方便,同时更积极促进两岸媒体、记者间的交流。7月15日至24日,国台办新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台港澳办公室举办的“海峡两岸记者草原行联合采访”在内蒙古。来自两岸20多媒体的近30位记者,一同近距离解除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土人情、社会与经济状况。而大陆各部位、省市也在这一年中举办了各色的两岸交流活动,台湾记者的身影也都活跃在其中。
就是这些两岸记者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地向两岸同胞提供了了解两岸关系重大事项的完备资讯。而这也突显出了两岸媒体对于两岸及时、广泛、深入地沟通所起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关专题:纪念两岸新闻交流20周年

近年来,两岸媒体交流持续热络。图为本年度两岸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内蒙古
相关专题:2007海峡两岸记者“草原行”
2007海峡两岸媒体“海南行”
台当局难阻发展大势 新闻交流期待大跨越
07年9月3日,以《人民日报》国内部主任曹焕荣为团长的大陆资深记者参访团抵达台北,展开在台北的密集行程。在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举办的“两岸媒体交流座谈会”上,两岸业者一同呼吁:两岸新闻交流前景广阔,应该展现更开放的思维和作为。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讲话中曾指出,2005年4月,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记者被台湾当局粗暴地停止赴台驻点采访,台当局至今仍不予恢复。希望台湾当局尽快取消阻挠两岸新闻交流的错误规定和障碍,尽快恢复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使两岸新闻交流能够健康发展。
叶克东强调,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同胞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桥梁,应当走在两岸其他领域交流的前面;两岸新闻交流与两岸其他各项交流一样,其发展趋势是阻挡不了的。两岸新闻交流作为跨越海峡沟通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我们共同期待着它大步的前进与跨越。(赵春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