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是机会,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应该负起扭转时代的历史责任!”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参访大陆时曾在一次演讲中如是说。的确,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未来两岸发展局势的主导者,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近年来,两岸青年之间交流交往不断冲破藩篱,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实现着开拓。两岸青年论坛、海峡青年论坛、两岸青年联欢节、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已成为两岸青年和大学生交流的盛会。
回顾2007年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夏令营仍然是主打,携手共迎奥运主题活动继续升温,唇枪舌战充满智慧的辩论赛、知识大赛依然继续,青年论坛进一步凸显深度,两岸青年联欢节创下最大规模,还有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有意义的活动。
2007年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灿若夏花,必将秋实可期!
关键词:夏令营 联欢节 论坛 规模空前 深度增加 来多去少
夏令营依然是主打形式

台湾青年学生与“福娃”合影,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加油
暑期是两岸两岸青年交流最繁忙热络的时段,众多的营团活动都选择在夏日开营上路。6月25日,以“心手相系,共赢21世纪”为主题的2007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文化夏令营开营;7月4日2007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在厦门大学开营;6月25日以“心手相系,共赢21世纪”为主题的2007海峡两岸青年学子科技文化夏令营开营,7月8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2007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北京大学开营,7月22日,第四届济南?台湾中学生夏令营济南开营……
相关专题:2007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
两岸青年联欢节创最大规模
本年度,以“两岸青年欢聚神州,携手共创美好明天”为主题的两岸青年联欢节吸引了来自台湾的2600名青年在分别围绕“欢聚北京 共迎奥运”、“冀台心 两岸情”、“锦绣江苏 共享和谐”、“东方明珠 畅游浦江”、“牵手汇西湖 同心迎奥运”、“海南岛——青春的相约”等内容进行了考察和交流,共同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有近万名两岸青年参与,是历年来两岸青少年交流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关专题:第二届两岸青年联欢节
你来我往 青年论坛增加深度
6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海峡青年论坛于在福州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800多名青年精英参加。包括15家台湾主要青年社团的100多位嘉宾,为历届人数最多、也是两岸青年交流史上参与社团最多的一次。
8月,2007年两岸青年论坛在台湾元智大学举行,共有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台湾台大、清大、交大等10余所大专院校120名大学生参与。论坛将数字落差与数字关怀议题列为探讨重点。
共迎奥运 同庆香港回归十周年
07年的两岸青年交流,奥运主题仍是热点之一,两岸青年携手迎奥运活动、千人夏令营、两岸青年联欢节等都融入奥运主题,让台湾青年走近北京奥运,了解筹备奥运会的情况,参观北京奥运场馆,与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联欢,增钱民族自豪感。
07年适逢香港回归十周年,近千名来自香港及台湾的青少年与澳门及内地青少年会师,乘坐火车前往湖南、北京、上海等地,举行“十载风云家国情 中华青年专列行”活动,以此庆祝香港回顾做过10周年,增强家国情。
相关专题:两岸青年携手迎奥运
各种赛事上演智慧对决
7月24日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来自海峡两岸的16支代表队在3天内就社会热点话题展开激辩。岛内选派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等8支代表队参赛,大陆参赛的代表队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郑贞铭表示,双方应通过辩论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9月11日至14日,第六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拉开帷幕,共有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16支高校代表队参加。厦门大学夺得桂冠,人民大学获得亚军,台湾政治大学和南京大学并列季军。
比赛激烈,两岸青年的友谊也与日俱增。台湾同学们普遍认为:经过短短几日比赛,大家可以成为好朋友,胜负不是最重要。更感动于几天来建立的友谊,两岸青年能这样融洽地互动,这见证了两岸关系在未来将更光明灿烂。
以上种种,虽然主题不拘一格,但所反映出的却是两岸青年在推动两岸人员交流和增进彼此了解方面所起到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拓宽台湾青年参与两岸交流互动的渠道,在相互学习、加深了解中不断增进共识,无疑会使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越上更高层次。
当然,两岸青年交流中也存在一些遗憾,台湾到大陆的青年学生远远多于大陆到台湾的学生,来多去少失衡现象依然未有大的改观,当然这源于台湾当局狭隘的意识形态。值得欣慰的是,两岸青年交流互访活动并没有为此而受到重大影响,反而形成潮流,其势不可阻挡。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体会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感受两岸历史文化的连结,耳闻目染大陆在新时代下不断蓬勃发展的脉动,必会拉近两岸彼此间的距离,化隔阂为友善。(钟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