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互动优势互补 嘉兴港区“三位一体”凸现竞争力
 
 
  来源:      日期:2004-09-08 16:13

 

  嘉兴市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聚碳酸脂项目于去年落户嘉兴港区以来,已投入建设资金2.47亿元,设备进口3200万美元,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与其配套的一期总投资为8亿元的嘉化工业园已投入建设资金2.3亿元,其中硫酸项目已基本完工,离子膜烧碱和热电机组项目预计将于11月份投产。总投资2.4亿美元的庆安化工已完成项目总评设计,总价值4700万元的关键进口设备已经到位。
 
  近年来,嘉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环杭州湾发展”战略,和嘉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沿海、沿路”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沿海产业大平台、实现“港口新市”目标的要求,紧密联系港区实际,提出了“建设新港城、实现新跨越”的目标。以港口建设为龙头,招商引资为重点,滨海新城建设为依托,以港兴区,区港互动,优势互补,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港务局、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乍浦镇三位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一座“显山、露海、见绿,秀气、灵气、大气”的新港城已雏形初现。

  ——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嘉兴港区以临港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以化工、机电、金属制品、木材、服装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临港加工产业,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2001年新体制运行以来,港区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993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504亿美元,此后连续两年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十强”行列。除聚碳酸脂项目、嘉化工业园项目和庆安化工项目外,总投资2700万美元的三江、永明化工,总投资5180万美元的新加坡美福,总投资3.5亿元的升华嘉宝等项目,都已相继签约。

  ——港口生产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嘉兴港2002年起开通集装箱内支线、内贸线以来,去年完成集装箱8525标箱。2003年乍浦港区二期工程1.5万吨级多用途件杂货码头正式投入运营,一期、二期公用泊位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57.89万吨,同比增长29.3%。乍浦港区三期工程围堤项目全线合龙闭气,投资1.7亿元的三期1.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3000吨级滚装泊位也同时开工。到2010年,嘉兴港可实现货物吞吐能力4500万吨、集装箱60万标箱,步入国家大港行列。

  ——出口加工区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港区设立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省内第三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综合大楼、卡口工程、围网工程、巡逻通道工程、监管仓库、查验场地、监控系统等各项工程已完成验收,并已于2004年1月10日顺利通过了省有关部门的预验收。目前电子、机电、精密仪器等主导产业招商势头看好,已有投资1000万美元的“光达电子”项目入户,并完成生产线安装。

  ——城市建设展露新形象。2001年以来,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0多亿元人民币,港区26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平湖第二人民医院、港区客运中心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了村村通公交工程。依山傍海的汤山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老百姓休闲、观海、娱乐、健身的新景点。去年,乍浦镇通过了省级文明城镇验收。(张翼 詹政伟)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北京五洲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