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二核为核电国产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来源:      日期:2004-09-21 11:10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访谈录

 

  2004311日,秦山二核传来喜讯:2号机组并网发电,并在53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时3号、4号机组扩建初步列入国家计划。在这喜庆的时刻,笔者专访了曾担任过秦山二期董事长的国防科工委张华祝副主任。

 

 

 

  “三个字——‘里程碑’!” 张华祝副主任在采访一开始就用“里程碑”三个字来评价秦山二期工程在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意义,“秦山二期是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在我国核电发展历史上,被人们第一次称之为“里程碑”的是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19911215日,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开辟了我国核电国产化的先河。

 

 

  第二个“里程碑”是秦山二期树立的,对于秦山二期全面建成投产,张华祝副主任认为:秦山二期全面建成,对我国核电国产化具有决定性影响。秦山二期现有265万千瓦核电机组,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是继秦山一期之后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它的全面建成为我国核电国产化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之所以称秦山二期是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因为从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原型堆到按照国际标准自主设计建造6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实现了我国核电国产化的重大跨越。没有第一个里程碑,就没有第二个里程碑,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在吸取秦山一期和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经验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国际合作,在新的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技术进步。”张华祝副主任在解释“里程碑”的涵义时脸上不时显现兴奋之情。

 

  “不仅如此,秦山二期全面建成,为我国核电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山二期1号机组经过两个周期的运行和2号机组顺利投产的实践表明:电站的安全性能、技术性能良好,满足设计指标和核安全法规要求,电站总体水平可以与同期建造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相比较,为我国核电国产化打下了新的基础,为我国核电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信心 能力 经验

 

  “六个字——信心、能力、经验!”谈到新的里程碑有什么意义、秦山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对我国核电国产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时,张华祝副主任又一次言简意赅地总结说,“秦山二期工程的全面建成,为我国核电国产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创造了经验。”

 

  秦山二期是我国“九五”期间唯一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安装、运营的核电站,同时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进行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站。该工程从1996年破土动工到2004532号机组投入商运,历经8年之久,在核电国产化的进程中不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为核电国产化进一步的发展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创造了经验。

 

  对此,张华祝副主任认为,秦山二期工程在全面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同时,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采取自主设计建造、适当利用国外成熟技术的方式,完全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商用核电站!电站的安全性能、技术性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并且经济性能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我国核电站发展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目标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树立了核电国产化的良好形象,增强了进一步推进核电国产化的信心。

 

  采访中,张副主任对秦山二期在建设中形成的“四个自主”进行了评价:“四个自主”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我国核电的国产化能力。这“四个自主”,最重要的是设计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

 

  据张华祝副主任介绍,秦山二期工程的建设为我国设计力量的成长不仅提供了机会而且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秦山二期建造之前,我们只能说我们有设计30万千瓦核电站的能力。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说,我们具备设计60万千瓦压水堆商用核电站的能力!这是设计能力的一个大的飞跃!同时,由于秦山二期60万千瓦核电站是参照大亚湾90万千瓦核电站设计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为百万千瓦级的自主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核电设备制造能力方面,秦山二期在整个项目组织过程中,十分重视在引进国外设备和设备制造技术的同时,注重促进国内设备制造能力的提高。比如,秦山二期的控制棒驱动机构,经过自主科研、引进技术,从而使得控制棒驱动机构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能够满足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都是在借与国外进行适当合作的机会,来推动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成长;汽轮机和发电机,原来哈尔滨汽轮机厂只能制造60万千瓦的常规电厂使用的,通过秦山二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与国外进行适当的合作,现在能够生产出合格的65万千瓦的核电站用的汽轮机;压力容器虽然出了一点问题,但也为压力容器的国内制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说,秦山二期为“四自”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设计能力和设备制造能力提高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秦山二期的工程实践为核电国产化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张华祝副主任在分析秦山二期的影响作用时着重强调了秦山二核所积累的经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二期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时已经做了系统的总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汇编也即将出版,这些经验将对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将随着工程管理骨干队伍成建制转入下一期工程,得到继承和发展。”

 

 

一种精神

 

  2003年下半年是秦山二核2号机组原计划并网发电的时间,但是就在2号机组即将装料之前进行的役前检查中,发现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有无损探伤超标显示,这意味着工程将延期,压力、质疑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向了二核。这时,张华祝副主任作为政府官员,在压力容器事件后第一个出现在秦山二核现场。

 

  “我对秦山二期的感情是特殊的,并不是说自己曾经担任过二期的负责人。而是秦山二期肩负着核电国产化的重担,无数双眼睛看着二期。一定意义上,二期也就影响着我国核电国产化的命运。二期成功了,证明我国核电国产化这条路是正确的。二期出现问题则会让别人怀疑:核电国产化到底行不行?”张华祝回忆2003年秦山二期压力容器事件时说,“另外,我当时去二期,虽然自己心情很沉重,但是我还是要给二期的建设者们鼓励,缓解他们的思想压力,并且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了解。”

 

  张华祝接着说,现在,秦山二期终于度过了“危机”,取得了成功。在庆贺成功和总结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秦山二期工程建设所经历过的曲折与磨难。总结8年的经历,曲折和磨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工程开工不久出现的图纸跟不上造成工程延误。这种工程延误一直持续了三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到根子上是我们的设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另一个是国内设备制造不能满足核电站建设的要求。设备制造耽误了秦山二期13个月的工期,造成多出几亿人民币的财务支出,这是国内设备制造技术、管理跟不上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因此,要在总结这些成绩的同时,吸取反面的教训,而且在新的管理中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一再呼吁我们设计院要引进国外设计和管理的一些技术,还要引进一些东西以弥补不足。后面这两个新项目会考虑这个问题,会采取措施。通过咨询和引进技术的方式使得我们核设计院更好地满足设计建造大型商运核电站的要求。从技术上,从管理上完全满足它,需要一定的国外合作。第二是国内的设备制造商怎么利用国外的技术和管理使得我们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在质量、价格控制和交付期控制上满足核电建设的需要。业主要有清醒的认识,国内设备采购对核电项目是个重要的挑战。二期总结经验时不要忘记总结教训,在总结所取得的成绩的时候,反面的经验也要吸取,重视反面经验,采取措施,不走老路,尤其显得重要。

 

  还要注意总结秦山二期可贵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的内涵就是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精髓,应成为核工业从事核电建设的一种精神,并在运营和后续工程中发扬光大。走核电国产化路不容易,没有一种奉献精神,没有开创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是搞不上去的。这种精神十几年支撑着秦山二期。今后要在秦山二期运营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要不断地提高运行技术,不断地加强管理、改进管理,不断地高标准要求,电站才能运行好,发挥它的效益,保证经济效益,保证安全。在新项目建设中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不要以为建设过一个核电站就容易了,没有那回事,新的核电站会有新的问题冒出来,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问题出现,需要大家克服。所以需要在总结经验时总结这种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一往无前,这么一种创业精神,对后续的核电国产化进程的推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北京五洲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