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秦山核电站:奋发图强求跨越 自主发展创辉煌
 
 
  来源:      日期:2004-09-07 12:41

 


  “连线浙江”知名网络媒体采访团6月9日来到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这里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承担了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装机容量为两台65万千瓦商用压水堆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88年, 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24亿元人民币。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现有正式员工8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21人,具有中级职称者299人。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公司本着“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企业理念,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和精心打造,1#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比计划提前了47天。2002年,1#机组发电34.9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达到74.9%,高于设定的机组性能指标,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3.5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号机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2#机组也已全面进入调试阶段,当二号机组全部建成后,两台机组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80多亿千瓦时电力。  


  背景资料

  作为我国国产化核电站的两座里程碑,秦山一期核电工程和二期核电工程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1992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核电“零”的突破,也实现了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拥有核电站完整技术的国家。这座30万千瓦的核电站是一座原型堆,在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积累了一整套核电国产化经验。

  秦山二期核电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的商用核电站,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是按照“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式建造的。秦山二期工程的建成,增强了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的能力,为自主设计、建造百万千万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秦山一期到秦山二期,标志着我国核电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的跨越:实现了按照国际先进核电标准设计,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进而大幅度提高自主设计研制能力的跨越;实现了核电建设由行政安排到市场经济的跨越;实现了由30万千瓦原型堆到60万千瓦标准化的商用堆的跨越,为自主设计、建造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打下了基础。

  据悉,2003年秦山二期全年累计发电46亿多千瓦时,上网43亿多千瓦时,全年机组负荷因子达到81%。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信息中心 北京五洲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