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士、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第二任董事长马福邦访谈录
马福邦,核反应堆工程学家,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任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助理、核电局局长、中核总总工程师等职,1992—1996年兼任秦山M期董事长,现任中核集团公司顾问。
谈及秦山二期和第二届董事会所做的工作,马总说,我们那届董事会主要做了三件人事,这三件事对奠定秦山二期的建设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件是购买软件。这对秦山二期的道路以及核电国产化的进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马总说,秦山二期原来准备要全部参考国外核电站,通过技术合作来建造国产化的商用核电站。因为日本要价太高,其他国家当时又没有较新的电站堆型可供参考,经研究,后来中核总决定“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以我为主,首先要购买设计软件。我们自己有能力做的,就自己干;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从国外买。当时,法国正与我国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借这个渠道,我们决定引进法国的设计软件并开始与法马通接触。法马通因正与大亚湾谈项目,根本不把中国的60万千瓦核电项目放在眼里,而且要价特别高。有一次,邹家华副总理到法国访问,我也随同去了。邹副总理问,为什么不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合作呢?就这个问题邹家华与我谈了一个多小时。在一次酒会上,邹家华同志说,你们法国人与中国人合作搞核电项目,都得找中核总这位马先生。EDF和法马通的总裁马上拿着酒杯走过来敬酒,态度很好。后来我们与EDF谈判,问他们说明秦山二期在我国国产化中的地位,是中法核能合作的重要的带前提性的项目,请他们联合法马通积极响应。他们答应了。当时国家外汇很紧张,我们与EDF合作,并且用部分补偿贸易形式以出口铀产品来抵消购买软件的部分资金。为此,我们仅用了800万美元——相当便宜的价格就购买了我们没有能力设计的全部软件。不仅省了钱,而且有了技术,为秦山二期单位造价 13 3 0美元/千瓦打下了良好的某础。
第二件事是在国家没有拨付资金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支撑秦山二期项目没有夭折。
1992年秦山二期初步设计通过国家审查以后,应马上进行工程立项,申请开工,但当时这项工作没有及时做,结果正赶上国家调整基建项目,所有未开工的项目一律不再颁发开工证。这使得我们的工作相当被动。一分钱没有,秦山二期有可能跨台。
有一次,我把当时任秦山二期总经理的于洪福找来。我说,老于啊,如果要让这个项目不死,最基本的东西是要保住什么?老于说,一是设计不能停。如果设计人员散摊了,再要拢起来,那可就难了。二是现场施工不能停。但又不能大干,要限制进度,维持最低的工作量。我们商量后觉得,要保住这个项目,只能向别人先借钱。我凭着老面子,今天找这个,明天找那个。我只要知道谁家帐上有点钱,马上就去求人家借。多则几百万,少则几万只要是钱,不论多少,全要。当时有人和我开玩笑,说我们是“化缘”董事会。在总公司大力支持下,终于筹到了最起码能“活下去”的资金,渡过了这个难关。
马总说,从1992年开始,到1993年,是秦山二期资金最困难的时期,我这个董事长请人吃顿饭都没钱,所以一两年都不敢开董事会。就这样经过多方筹措资金,秦山二期工程的“命”算是保住了。
第三件事是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最好的也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总包,但价格也最贵。第二种是分包。第三种方法,也是最麻烦的,就是单独逐件自主多国采购。这种方法,设计院最头痛,因为接口太多,风险太大,但价格最便宜。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说服设计院接受了自主采购的方案。在后来的工程建设中,多国采购确实给设计院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可以说设计院一直是在别人的不理解和埋怨中进行工程设计的,但最终的结果证明,我们的设计队伍经过磨练,真正掌握了技术。可以说,自主采购,既省了钱,又锻炼了队伍,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在设备采购上,我们还引入了竞争机制,做到货比三家。设备采购时,正是岭澳与法马通谈判的关键时刻。因为设计软件是从法国购买的,所以买法国的设备最好。当时法国的态度很冷淡,报价高得不得了,对我们压力很大。当时,法国人为了拉住广东的核电项目,在贷款方面利息很低。为此,有的人不了解情况,问我,法国人贷款利息那么低,为什么你们不与法国人谈。我说,只有白痴只看价格不看利息;只有傻瓜只看利息不看价格。与法国人谈不成,我们便利用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采用招投标制。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等都来投标,而且都带来了出口信贷,条件都比法国的好。我们坚持货比三家,最后与西屋公司签订了一批合同。迫使法马通也改变了态度,积极参与,也取得了不少合同。通过货比三家,仅大件采购最后节约了百分之七八十的资金。
我们在引进设备的同时,不忘国产化,也就是说,用你的钱——出口信贷,买你的设备,们还要留点话让中国人干,对此,你还要进行技术负责。譬如,压力容器,买你一个,我自己要做一个;蒸汽发生器四台,我做一台半。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使我们国内设备制造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果我们能制造60万千瓦的设备,就能制造百万千瓦级的设备。 马总最后说,总而言之,通过秦山核电二期的建设,为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了中国的自主能力,我们不仅仅是来图加工、来图施工、来图制造,也做到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现在我们有资格讲,中国的核电事业,在秦山二期核电国产化的基础上,今后肯定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肯定能创新,也肯定会有中国自己的品牌。
资料来源:《核电潮》 作者: 沉香 杨志平
|